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運會在北京鳥巢開幕。
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開幕式,20: 04的開幕式,21: 24的中國隊最後入場,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浪漫。
他們背後的精確數字,是無數日夜忙碌奮鬥的幕後英雄。參加奧運會是壹種榮譽,也是壹種使命。
對洪來說,這更像是壹種肯定。
開幕式前壹天,中國農歷大年初三,奧運火炬傳遞到張家口賽區橋東工業文化主題公園。
這裏是冬奧會的標誌性主題公園,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該路段的最佳火炬手,洪更是激動不已,直言不諱:
“很驕傲!”
他從來沒敢想象自己能扛著奧運火炬手的身份。
此時,洪才四十出頭。雖然年紀不小了,但在壹線工人中還是很顯眼。
這個帶著壹副黑框眼鏡,瘦瘦的,板著臉的火炬手,永遠不會在人群中鶴立雞群。還有壹個官方榮譽稱號賦予它——“大國工匠!”
最終出生,成為打破西方技術桎梏的高科技人才;
入行20多年,我靠努力贏得了“刀”;
撿垃圾曾經以此為生,如今卻為國家和企業創造了上億的科技財富。
他也是幕後英雄,但和別人不太壹樣。
65438年至0979年的遼寧沈陽,鋼筋混凝土建成的工業基地矗立在這片土地的每壹個角落,東北老大哥無怨無悔地撐起了整個中國。
也是在這壹年,洪出生了。
仿佛上天註定,他與機械行業交織的人生開始了。
但是,他的起點有點太低了。
我父親是農民出身,常年生病。在幾畝薄地上,他養不起父母和孩子,女主人只好出去撿垃圾補貼家用。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受到太多的優待。所以,自從洪懂事以來,他就開始和媽媽壹起上街撿垃圾。
那時候沈陽工業工廠多,環境肯定不優質。垃圾分類對大眾來說是壹個奇妙的規則。所以母子倆的處境可以用“苦”來形容。
夏天,骯臟的垃圾滿天飛,氣味嗆鼻;
冬天的時候,幹濕垃圾在冰天雪地裏凍成壹塊塊的冰塊,和雪泥凍在壹起。
洪,年紀輕輕,即使過不了幾天好日子,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環境。
他很懂事,不經常和媽媽訴苦,但他在壹次罕見的感情辯護中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任何工作,只要做得好,都能找到樂趣,說不定這垃圾堆裏有鉆石呢。我們必須學會在垃圾中尋找鉆石。”
後面是滿是灰塵的垃圾堆,淩亂的垃圾堆。沒有明亮的教室,沒有知識淵博的老師。這次實踐教學成了洪難忘的壹幕。
他媽是知青,聰明,優秀,踏實,勤勞,但永遠打不過時代。她給不了兒子更多更好的資源,只能以自己為師,以身作則。
這位母親取得的成就是顯著的。可悲的是,這個家庭也被教育資源和經濟資源的貧乏所束縛。
洪確實努力上進,持之以恒,但初中畢業後,為了最大程度最快緩解家庭困境,他還是選擇了職業技術學院。
沈陽黎明技校,壹所專門培養技術人才的職業院校,在宣傳冊上用華麗的包裝掩飾不了世俗的欲望。
用俗壹點的話來形容,選擇上這個學校的人,沒錢,沒成績,沒家庭背景。
年輕的心總是自由奔放的,十七八歲,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夢。但夢想是多姿多彩的,卻很少有人在手中積累畫筆。
開往沈陽的火車上滿是去技校的學生。他們精力充沛地憧憬著未來,卻只有壹個人腳踏實地。
從1995到1998,洪把自己的三年全部獻給了這所學院,啃了三年書,進了三年實驗工廠,坐了三年綠皮火車。
雖然教育資源不是最優的,但他抓緊每壹分鐘學習從未接觸過的知識。
洪就像壹個合格的洗碗工,把海綿裏的水擠出來,把時間排得滿滿的。
他利用在教室的時間吃透了課本上的所有知識,利用在實驗室的時間熟悉了機械制造的流程,利用在火車上的時間自學了四本專業技能書。
他不相信運氣,只相信實力。
事實上,洪是壹個非常“軸心”的人。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撞南墻不回頭。
有這種特質的人,大多難免會遇到無法輕易解決的挫折,但他很幸運。
所以,我們自然可以把這個“軸心”描述為毅力。畢竟他的成績壹直值得他付出。
1998年,洪以全校最高分畢業。他壹直是壹個有著遠大抱負的穩健的人,但當他意識到自己即將實現目標時,他太激動了。
當時的東北三省重工業,即使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也已經深刻詮釋了什麽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這使得洪這位優秀的畢業生得到了壹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當他進入自己念念不忘的工廠,看到破舊的機械,只能做出最粗糙最簡單的發動機零件。他壹時無法忍受夢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開始懷疑自己。
雖然壹路走來不容易,但從小到大,他也是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他是如何成為壹個學習成績優異,壹帆風順的苦力的?
曾經充滿活力的他,變得無力去爭取第壹,之前那種努力進取的堅持逐漸退化為平庸。他就像壹個對自己的才華感到沮喪的中年人。
但他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沒有精細技能的支撐,機械制造商只能稱之為流水線工人。洪看著新來的人和老人們離開,從驚訝和好奇到麻木和正常。
他心裏總有壹座火山,急需噴發,卻被壹個巨大的固體冰包裹著。
好在破冰的那壹天很快就會到來。
1999年5月8日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壹天。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向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投擲了5枚炸彈,造成3名中國同胞當場死亡,20多人受傷,6人重傷。
消息傳到中國,引起了壹場討伐。
美國給出的理由是“誤炸”,但從各方面的證據、對方傲慢的態度以及對涉事飛行員不予處理的做法都可以明顯推斷出來。這不是壹起簡單的事故。
這使所有中國人更加悲傷、憤怒和憤慨。
這可能是最官方的“不顧大局”。在電視上,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義憤填膺,言辭犀利,對司馬昭十分憤怒。
全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工人、學生、白領、教師,所有人的目標都是美國大使館。
政府沒有制止,學校也全力支持。武警官兵層層包圍大使館,卻讓民眾抗議,砸碎了大使館的玻璃。
可以說,作為壹個中國人,在那種情況下,沒有壹個人不感到憤怒和悲傷。
洪的憤怒更深了。作為壹名飛行員,他甚至有些復雜的情緒。
當時中國已經意識到科技將改變國力的下壹個支點,想大力發展,但受到各方掣肘,連自主研發的飛機都造不出來。
這就導致了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同胞的遺體其實需要兇手的飛機飛回中國。
那天晚上,洪和壹群工友、學長坐在電視機前,看到這壹幕,心裏百感交集。
那天晚上,他們聊了很多,從飛機到零件,從國際到國情,從國家到自己。
洪廣佳談了很多他的挫折,他的困惑和他的理想。
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告訴他,他是做零件的,他也要把自己當成零件。
洪是個聰明人,壹學就什麽都懂。
結果,他的精力再次攀升。
我從來不喜歡加班狂人。
從普通4000多工時到7000多工時。
從小徒弟到帶徒弟。
最瘋狂的時候,他吃住都在車間,工作站上的機器日夜運轉。他也像壹臺機器。伴隨著它,壹起奔跑。
為此,他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有壹次因為恍惚了壹個月,手指斷了。
我壹直軟硬兼施,吃了很多苦,就是為了向老師學習。
女兒生病住院的時候我還在要求加班。
為了打破西方技術的限制,他帶領團隊打磨了4年,成功解決了金剛石滾輪的問題。
其中的艱辛可以用壹句話概括,但很難用壹句話概括。
作為壹名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學歷理論的局限是洪不可避免的缺點。為此,他用了最笨的方法——向老師學習。
從入行開始,他拜過十幾個師傅,其中有四個是正式學徒。
他咨詢的人有技術嫻熟的老師和父親,有理論豐富的老前輩,有同齡的工人,也有晚輩的下屬。他不在乎自己的“大師”身份,只要能進步,只要能傳播知識,解決問題,他就來找任何人。
不過,洪也直言,當時比他小很多,畢業於名牌大學,是個優秀的新秀,讓他很“尷尬”。
但是,這個小情緒壹點也沒有影響他的進步。年少輕狂的洪在最好的年紀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2002年,公司裏唯壹能加工高精度零件——發動機核心葉片金剛石滾輪的人——劉永湘師傅因病住院。緊急命令讓領導集合所有工人,希望有壹個誌願者主動接過擔子。
此時的洪在廠房裏已經小有名氣,他渴望新的挑戰,零件要求的極致精密也讓他猶豫不決。
最後,有了信心和能力,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洪。
平日裏,他除了在自己的手術臺上打磨零件,就是四處閑逛,偷偷學習。他早就記住了劉師傅的壹整套技術。
他想,按照原來的壹對壹復制,就算不突出,法律上總沒有問題。
但是偉大的墨菲定律告訴他,沒有問題,就會有問題。
果然,辛辛苦苦做了壹夜的成品被機器檢查,壹個都不合格。
這大大打擊了洪的積極性,壹夜忙碌後的精神狀態瞬間崩潰。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讓他有些氣餒。
放棄從來不是他的個性。
他把車間變成了自己的家,他的日夜工作吸引了許多人來理解:
“妳是工人,做好妳的工作就行了。妳為什麽從事研發?這就是科學家要做的。”
這樣的問題和建議數不勝數。大多數人好心勸他們,也有人等著看他的笑話,但洪視而不見。
不屈不撓的奮鬥怎麽可能半途而廢?如果他放棄了,那才是真正的笑話。
好事多磨。經過十天,每天14小時,上百次的嘗試,他終於“磨”出了合格的產品。
不僅如此,他還推而廣之,通過壹個鉆石滾子零件模型,來克服更多類似零件模型的問題。為國家創造了8500萬的價值。
他似乎真的理解了老師父親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把自己變成壹個零件,看起來不起眼,但很重要。”
打破西方技術封鎖的洪,自然收到了他們伸出的橄欖枝。傳聞月薪90萬,大部分人還是覺得這個價格還是虛低。
他沒有接受沈甸甸的財富,而是選擇轉過頭,接受壹個又壹個沈甸甸的榮譽。
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團體冠軍、遼寧五四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
同樣是全國勞模、來自洪的師傅孟憲新也對這個小徒弟贊不絕口,直言:
“做得比我好。”
39歲時,他獲得了壹個特殊的獎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壹水兒的科研人員中,身著工作服的洪格外引人註目。
作為壹名產業工作者,能在科技研發之家登上領獎臺是莫大的榮幸,但由於機制特殊,最高只能申報二等獎。
在采訪中,洪直言想“沖擊”頭獎。此外,他還受到中央的重用,被任命為沈陽航空發動機集團首席技能專家。
打破規則和傳統是對R&D工業工人的信心和能力的宣誓。
2018,平昌冬奧會,“北京八分鐘”的結局讓全世界驚訝。我們的評論員曾經說過:
如何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新時代新中國的故事,是這場演出的核心要義。
張藝謀導演在接受采訪時也說過,今天的中國不需要像2008年那樣把所有美好的東西展示給世界,也不需要用人海戰術吸引人們的眼球。
2008年到2022年的進程難道不能與洪的道路完美融合嗎?
我們為從制造大國到“智力強國”的轉變而自豪。不是有無數洪在支持嗎?
2008年,他正坐在電視機前看火炬傳遞,壹個不起眼的觀眾,但14年後,他已經是其中壹員了。
他和國家壹起成長,是旁觀者,是參與者,是跟隨者,是領導者。
他像壹顆小螺絲釘,固定在高速的飛機上,不起眼卻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