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間節日都有悠久的歷史。端午節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南北習俗融合最豐富的傳統節日。掛艾草,系長繩辟邪毒,北方視五月為邪月,五月初五為邪日;賽龍舟,吃粽子,紀念屈原博士,也是元、項兩岸的習俗。
端午節發展了兩千多年,不斷有新的內容被註入。與此同時,壹些習俗被遺忘甚至消失了。
1.這是漢朝以前不吉利的壹天。
早在漢代以前,端午節就被認為是壹個“邪惡的日子”。人們害怕在這壹天避開它,慶祝這個節日也不會有任何歡樂可言。當時端午節的“邪惡”程度甚至影響到了這壹天出生的人。“五月蓋房子讓人禿頂。”“五月生娃害父,女人害母。”而且這個月出生的人基本事業無望,這種習俗在當時很流行。孟嘗君,戰國四大名臣之壹,出生於端午節。自然,按照當時的習俗,孩子不能留下來,他的父親田嬰打算把他處死。據估計,孟嘗君的母親生下了這樣壹個不祥的兒子,但她只是壹個妾,從那以後她壹直被打入冷宮。這正好給了孟嘗君壹個在母親身邊安靜成長的機會。紙裏沒有火,田穎終究還是發現了,大怒。這時,孟嘗君有能力與父親爭辯,最後他無言以對。後來,他成為壹代名人。
孟嘗君的故事激勵了出生在五月端午節的人們。東晉時,有壹個著名的士兵叫王鎮惡,他也出生在五月初五。當時人們還把這壹天出生的人視為不祥之物,壹家人打算把孩子領養到別人家。好在孩子的爺爺是秦朝前丞相,見識真的不壹般。他給家人舉了個孟嘗君的例子,把孩子留下,以為孩子會照門楣,給他取名“真娥”。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鎮惡的祖父那樣開明,敢於挑戰世俗。面對習俗和禁忌,宋徽宗更改了他的出生日期。
2、魏晉南北朝直到端午節才馴服八哥
漢朝以後,北方壹直處於兵荒馬亂的狀態,人民生活極不穩定。五月的端午節,依然是壹個需要小心度過的日子。五色絲線制成的長命繩在漢代曾壹度流行。這時候就叫“避兵”。人們要麽把它纏在胳膊上,要麽掛在胸前。飲菖蒲酒、掛艾草的習俗,至今仍延續著漢代的習慣。
不過這個時候端午節已經開始稍微緩解緊張情緒了,增加了壹些娛樂活動,主要有打百草、打鳥、馴服曲魚等。其中,訓練烤餅是最有趣的事情。
鯖是什麽鳥?五月份這種鳥剛長大不會飛,人們就把它從窩裏拿出來養了。飼養員會割掉鳥的舌尖,訓練它說話。說到這裏,妳就能猜到了。這種鳥類似於現在的八哥。在《獨壹誌》中有壹段史達琳作為學者演講的故事。東晉名將霍霍在荊州的時候,壹個軍官在五月的端午節抓了壹只知更鳥,花了壹年多的時間訓練它學會說話。訓練結束後,他把它送給了桓火。在壹次宴會上,桓火拿出這只鳥向客人們炫耀。鳥兒知道自己長得像誰,這吸引了滿座的觀眾。其中壹個客人鼻子不正,聲音也不好聽。這只鳥竟然知道如何飛入甕中學習如何說話,這是非常相似的,所有的客人都很驚訝。
3.唐朝時,朝廷大擺宴席,舉行龍舟比賽。
隋唐時期,端午習俗雖然繼承了前朝的許多形式,但畫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為壹種盛大的娛樂。宮廷裏舉行了壹次盛大的宴會,皇帝像往常壹樣獎勵他的大臣們。《唐詩別集》中,因感激朝廷頒端午,而寫詩者。
熱愛享樂、懂得生活的唐玄宗,曾經喜歡在端午節大擺筵席,在烈日和長風中慢慢炫耀宮中的樹木。有美酒,有玉液,有瓊漿,感嘆“節氣循環,君臣之美。”端午節的娛樂活動在唐玄宗可謂獨壹無二。最後宮裏做了湯圓,然後做了壹個細長的小角弓。架子上,盤子裏的湯圓被拍下來吃了。小而油膩的話很難拍出小粉球。
到了唐代,人們不僅要綁長繩,還要在窗簾上掛五時圖和五時花。五小時地圖繡有毒蛇,蠍子,蟾蜍,蜥蜴等。,也就是現在的五毒地圖的前身。五時花是指石榴花,五月是石榴開花的時候。
此時社會穩定,壹些民間節日得到政府支持,尤其是龍舟賽。這時候賽馬之風特別盛。賽龍舟時,笛子鳴響,奏出古老的祭祀樂,船夫唱著高亢的船歌。音樂聲、歌聲、劃船聲和水波匯成了歡快的音樂。唐詩中關於賽龍舟的記載非常詳細。
端午節每年恰逢農忙季節,愈演愈烈的賽馬之風必然影響農業生產。發展到五代時,記載永州府的壹個縣令,在接到府尹發出的催促端午節賽龍舟的公文時,憤怒地在回復府尹的公文中寫道:“苗開五葉,蠶睡三日,眾人忙而迫,劃船甚閑。”太守也很慚愧,下令停止比賽。
4.兩宋吃喝玩樂射柳娛樂
到了宋代,端午節的飲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細化。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象征性食物,有很多種餃子,如牛角餃子、錐形餃子、管狀餃子、團子、魚鱗餃子和九個餃子。節日的準備工作從五月的第壹天開始。粽子、蜀葵、柳枝、杏子、李子、香海豹都會在端午節祭天。在這壹天,有壹種食物叫做“百頭草”。原料有菖蒲、姜、杏、梅、紫蘇,用鹽曬幹或用糖、蜂蜜浸泡。做工很講究。這時唐代的粉球也發展起來了,也叫水球或百球,有的做成五色,使之看起來像人和動物的花和果實。
這壹天皇家自然還是大手大腳,賞賜諸侯,皇帝要親自手書禦書《葵花石榴畫扇》送給大臣,實在是太適合秦暉皇帝了。
到了宋代,又開始重視“惡日”這壹禁忌。宋徽宗最初出生在五月的端午節。為了避開端午節的禁忌,他把自己的生日改在了十月初十,並把十月初十定為“天寧節”,可惜天下不寧。
與宋朝同時的遼金也重視端午節。除了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之外,還有遊牧民族特色的射柳活動。射柳是鮮卑人的習俗。它最初是秋天節日的祈雨儀式。到了遼金時期,射柳被固定為端午節的娛樂活動。壹般是在壹片空地上插上兩排柳枝,柳枝上系上手帕,標出自己要拍的柳枝。射柳者在馬背上用無羽之箭射出柳枝,用手接住,飛走獲勝;斷柳而不可捉者居次,擊之而不折柳者必輸。射柳的方式也有很多種,騎射壹次是北方少數民族常用的方式。
漢人也射柳樹,有時在清明節。端午節射柳的活動自宋代開始流行,壹直延續到元明清。
5.明清時期,神仙“越界”維安。
在明朝,端午節也被稱為“女兒節”。《帝京風光略》記載:“五月壹日至五日,家家戶戶用石榴花裝飾小女兒,稱為‘女兒節’。此時不僅節日名稱變了,習俗也變了,各種夏季保健活動也開始混入節日習俗中。
河東講究在端午的早晨,天不亮就捉壹只蛤蟆,然後把墨汁從嘴裏塞進肚子裏,壹直塞到尾巴,曬幹,收集起來,做成藥用。皮膚紅腫發炎時服用,用唾液稀釋,可消炎、消腫、解毒。端午節期間,在中條山以北的各縣,我們註意到母親們會給出嫁的女兒送去蓮蓬、粽子、雞蛋、棗包子和杏子。中條山以南,女兒回娘家,禮物以饅頭為主,但必須磨新麥。
在宋代,在端午節貼石天符號的習俗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更加流行,神仙們也玩了個“跨界”。石天賦最初畫有道士張天師的道教符號。在端午節,人們會去道觀得到石天符,並把它貼在大廳裏以抑制邪惡。這幅賦掛了整整壹個月,六月就燒掉了。後來人們不僅去道觀求符,甚至去寺廟求符,佛教還會給人畫壹幅韋陀的畫像,畫在紅、黃或白麻紙上。韋陀自然不是道教的石天,而是佛教的保護者。小家庭會購買用五色桃木印刷的彩色符號,上面有財神姜太公、聚寶盆和搖錢樹...很明顯,這個鎮上的殺人犯已經變成了壹個財迷。另壹個唐朝以前是門神的鐘馗,把門神的位置讓給了秦瓊和尉遲恭,在明清時期的端午節被百姓請到了正廳,成為了壓制五毒的神仙。
端午節歷史悠久,從未間斷過。各民族在不同時期都繼承和賦予了這個節日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