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紫砂被制成壺是在明武宗鄭德時期之後。此後蔚然成風,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精品代代相傳,歷經500年。時至今日,可以說是精彩絕倫。
壹、紫砂壺的泥料原料有紫泥、綠泥、紅泥,俗稱“富民”。因產於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相傳古時候的宜興街頭,有壹天壹個和尚突然沿街叫賣:“賣富土!誰買富土?買了就能發財。”因此得名。所謂靠山吃山,靠土吃土。宜興紫砂千百年來孕育了壹代又壹代的能工巧匠,以至於壹提到紫砂壺,我們馬上就聯想到宜興。是宜興成就了紫砂壺,還是宜興成就了紫砂壺,不得而知。
紫色黏土原本深埋在巖石層之下,分布在釘泥的泥層之間。礦層厚度約幾十厘米至壹米,化學成分為含鐵粘土粉砂巖。紫泥的主要礦物成分是水雲母,含有不同量的高嶺石、應時、雲母片和鐵。
紫砂壺中粘土的制作過程如下:
從礦層中開采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塊狀巖石露天風化使其松散,然後進行初步破碎粉碎,並根據產品所需顆粒數進行送風篩分。將篩過的泥灰用攪拌機攪拌成泥塊,然後堆積陳化,再將爛泥真空捏合,使之成為熟泥,用於制坯。
紫砂泥在煉制和制備過程中,所用的水質是很有講究的。水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紫砂可塑性好,坯體強度高,坯體幹燥和燒成時收縮率小。
為了豐富紫砂的外觀顏色,滿足工藝變化和生產設計的要求,工藝人員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將幾種粘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在粘土中加入適量的金屬氧化物著色劑,控制窯內溫度和氣氛。燒制後的產品五彩繽紛,或紫而不美,或紅而不艷,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嫩,或灰而不黑。紫砂器皿的顏色,如同染在羊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沈穩而不怒;仔細觀察,各種泥色包裹著星星點點的白沙,如銀粉閃耀,是光的反射,像珍珠。有時在淤泥和粗泥砂或鋼砂中更為搶眼。近年來,具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古銅色蓋貼試制成功,開創了泥塑裝飾的新面貌。
茶壺不壹定是紫色的。經高溫燒制後,呈現出多種奇異的顏色,有朱砂紅、棗紅、銅、海棠紅、鐵灰鉛、葵花黃、墨綠、靛藍等。紫砂壺不上釉,但比上釉好,顏色變化奇特而豐富。如朱紅紫、榴蓮皮、豆綠、海棠紅、閃彩等等,都是天然原色,古樸渾厚,古樸可愛。
燒制後,紫砂壺的保溫性和透氣性都非常理想,是泡茶的理想器具。社會上稱之為“天下第壹茶具”並不為過。
第二,紫砂壺的興起與中華民族的飲茶風氣息息相關,相互促進,流傳為千古佳話。
中國人喝茶的習慣據說是從神農開始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即茶)而解。”唐代陸羽總結飲茶理論,寫成《茶經》,被後人尊為“
茶聖”。實踐是理論的先導,《茶經》的出現標誌著中國人對茶有了相當高的理性認識。茶道興盛於唐代,日本人的“茶道”是為了學習和接受中國唐代的茶文化。
與明清以來的制茶方法不同,唐宋時期的飲茶方法是煮茶、沏茶、炒茶。從宋代大畫家錢玄所作的《陸通烹茶圖》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唐代的沏茶器具和飲茶方法。盧仝是著名的宰相。他曾隱居東山,在陰山種茶。終其壹生,他始終註重品茶。從畫中可以發現爐前正在煮壹口長捧鍋,地上的擡梁鍋應該是用來打水的。又沏了茶用扇子扇火。很明顯,我想讓火更旺。可惜錢選沒有描繪出火焰被風激發的場景,否則這幅畫會更加精彩生動。
大詩人皮日休曾為此寫過壹首詩:“丞相想沏茶,縣令催他沏茶,為時已晚。吳郡去國三千裏,不要笑費陽愛荔枝。”
詩人把路桐對茶的愛和楊貴妃對荔枝的愛相提並論,真是幽默又含蓄!為什麽唐宋的茶要煮,而不是沖泡?這裏面真的有些學問。
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人們喝的茶叫茶餅、茶丸,類似於今天的沱茶,而不是散茶。因為茶餅和茶球是烘焙而成的,喝茶時必須研磨,所以需要在爐子上煮壹定的時間,有點像今天煮咖啡。
喝茶在宋代變得更加流行。吳的《夢裏行》描寫杭州老百姓的生活時說:“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稱之為八件事。”茶已經成為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但是,文人飲茶更講究。歐陽修、米芾、梅、蔡襄、蘇東坡等偉大作家都留下了壹些著名的詠茶文章和句子。其中梅的詩《小石冷春葉初嘗,新紫泥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是用紫砂陶罐泡茶。當然蘇東坡是最精致最有創意的人。他總結說“活水還是要用活火煮,要摸魚找石頭,要有深厚的感情。”用流水和深水炒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會更加純凈清澈。
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張遠在1595中所寫的《茶記》詳細介紹了泡茶的過程:
“等湯熟了,再拿起來。先倒進幾個壺裏,把湯裏的冷氣去掉,倒掉,再倒茶。茶的量要適當。妳不能在中間出錯...兩壺之後,用冷水湯底,使壺清涼幹凈,否則會降低茶香。”
這和今天的制茶方法沒什麽區別。
當沏茶演變為制茶時,對茶壺的質量要求也相對較高。通過幾千年的實踐發現,用茶壺泡茶,意味深長,醇厚。因為茶壺可以吸收茶汁,用的時間越長,茶的味道越好。
於是,紫砂壺應運而生,制作紫砂壺的大師、名家、大師壹個個走上了歷史的前臺。他們的名字和成就與茶壺的興衰交織在壹起。三
壹般認為,茶壺的創始人是明代的鄭德——嘉靖年間的龔淳。
“我師從祖泉石公,在南山讀書,為春帶了壹個男孩子的名字。我看到土人用泥巴做壇子,就是泥巴清澈如鍋,非常漂亮可愛。所謂壺為春也。”(吳梅定:《陽羨瓷壺賦序》)
對於春鍋,當時人們稱贊它為“暗栗如古今鐵,頓胖周政”就12字,讓人看到了它的鍋。
可惜現在已經看不到春壺了,現在流通的春壺大部分都是仿制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的壹件仿品就要20萬港幣左右,可見開春壺的藝術價值有多珍貴。龔春川史大斌李忠芬。與施大斌的弟子徐友泉壹起,被稱為萬歷以後的明代紫砂“三傑”。
史大斌的紫砂壺清雅脫俗,造型流暢靈動。雖然不追求精雕細刻,但匠心獨運,古樸典雅,妙不可言。晚年的徐友泉感嘆:“我的本質不及時(史大斌的粗)。”
徐友泉,工藝精湛,擅長將古代青銅器制作成紫砂壺。古拙是莊嚴的,簡單的和充滿活力的。傳說徐友泉童年拜史大彬為師,求老師為他捏壹只泥牛,被他拒絕。這時,壹只真的牛從房子旁邊經過。許急中生智,抓了壹把泥,跑到外面,對著真牛捏了壹把,大加贊賞。他覺得自己很有天賦,於是欣然把自己所有的絕活都給了它。後來,他真的成了壹家人。
以上四人是第壹期的紫砂壺大師。第二位紫砂壺大師是清初的和惠。
陳鳴遠把栗子、核桃、花生、菱角、箭頭和菱角放進鍋裏。他精於雕琢,善於積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傳神、活潑,把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雕塑藝術,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他還發明了壺底和壺蓋的沖壓形式,在清代形成了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精湛,壹時名聲大噪,出現了大量的仿制品和贗品。顧景舟先生說,在從青年到晚年的半個多世紀裏,他只見過幾件真品,收藏者應該特別小心,以免被蒙蔽。
天啟和明末崇禎年間的惠陳夢,擅長做小鍋,以小鍋贏大鍋。陳夢的壺是用竹刀雕成的,壺蓋上的“永林”小篆是精品。
第三位紫砂壺大師是清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洪綬和楊彭年。
陳洪綬是清代中葉著名的畫家和篆刻家。藝術崇尚創新。他主張“詩書畫不必很家”,但妳壹定要看到“自然之趣”。他把這種藝術理念融入到紫砂陶器中。第壹個貢獻是將詩詞書畫與紫砂壺陶器相結合,用竹刀在壺上寫詩、雕刻。第二個貢獻,他憑著自己的才華,隨意即興創作了許多新穎樣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的創新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嘉慶年間制作的茶壺。茶壺的手柄和底部印有“彭年”或“Amantoshi”字樣,均由陳洪綬設計,楊彭年制造。後來人們稱之為“曼生壺”。陳洪綬讓紫砂陶更有文化。雖然制作技術不如明中葉精湛,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楊彭年開創了捏嘴的新技術。他不需要模具,而是用手捏,挺有意思的。乾隆以後,隨著清朝的衰落,紫砂壺的生產越來越蕭條。
值得壹提的是,邵大亨是後世的集大成者,而邵友蘭、邵友亭、江、、程守貞等人則是次等人。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創新少,制作工藝越來越馬虎。
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是第壹個介紹他的人。顧老潛心紫砂陶藝60多年,成就斐然,名聲大噪。其余如朱可心、高海庚、裴世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蜜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堂、蔣蓉等。,也有自己獨特的技能和專長,這些都是暫時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