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中國少數民族之壹。現有人口198252人;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其余散居在該州的汶川、理、黑水、松潘等縣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北川等縣,貴州省的石阡縣和江口縣。
羌族是壹個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炎帝神農氏是傳說中我國農業的始祖,姜姓,乃羌人中最早轉向農業生產的壹支。他們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這裏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名貴藥材,又是國寶大熊貓和珍稀的金絲猴生息之地。
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業為輔助。
羌語屬漢藏語系緬語族羌語支(另壹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黨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20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
古羌族人是大西北的最早開發者之壹,是夏朝的主要組成部分,羌方是商朝的方國,主要居住在甘青壹帶。隋唐時進入藏北和川北。宋代黨項羌建西夏國,元代不少將領出身於勇武善戰的羌族。鴉片戰爭中曾有羌族土屯兵赴廣東、浙江抗敵。辛亥革命及紅軍長征得到羌族人民的大力支持。解放戰爭中羌族地區有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鬥爭。
碉樓巍巍柱西南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墻基深1. 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墻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向上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壹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據2001年7月12日《四川日報》載杜林、李彬林文章稱:在現存的古羌寨中,理縣桃坪羌寨最為典型,有史書記載,該羌寨始建於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桃坪羌寨外設8個寨門,為八卦布局,寨裏有31條通道,四通八達,連結各家,各處都有對外射擊的暗孔,為舊時防敵爭戰而備。寨中目前僅存石碉樓2座,均9層30余米。因被聯合國教科文官員稱贊,目前已開始啟動申報人類文化遺產的準備工作。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余。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墻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 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族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拴胳膊般粗的竹繩,多則數十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巖鑿孔,插木為橋。
羌族民間石匠農閑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羌笛悠悠傳千古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我國古代最早產生的兩種文學形式是古代詩歌與古代神話。這兩種文學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間仍有巨大影響,而且傳承著不少優秀作品。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個音節壹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羌族神話著名的有《開天辟地》、《山溝和平壩的形成》、《造人類》、《鬥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說的姐弟成婚、射落8個太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會羌族的生活。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笛三孔”。馬融《長笛賦》言:“近世雙笛從羌起”。唐代《樂府雜錄》載:“笛,羌樂也。”宋代陳旸《樂書》記有:“羌笛五孔”。可見其歷史久遠。當然,羌笛能夠聲名遠播,久享盛譽,與唐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唱《涼州詞》不無關系。“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詞在過去是發蒙的幼童都能背誦的。今天的詩人若能有更多的寫少數民族文化的佳作傳唱,定會為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傳播與交流起積極作用。近代流傳於四川羌族地區的羌笛,管身竹制或骨制。竹是岷江上遊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羊或鳥的腿骨。今羌笛管長17厘米,直徑1厘米,單簧,雙管,豎吹,六聲階,多獨奏。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轉,悠揚抒情,牧人常於山間吹奏自娛。古羌笛既是樂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說。
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幹壽”等。“跳盔甲”是種古老的傳統祭祀風俗舞,過去多在有戰功的將士葬禮上跳。數十個舞者身披生牛皮鎧甲,頭戴插有野雞翎和麥桿的皮盔,肩掛銅鈴,手執兵器(多為長刀),分列對陣而舞,吼聲震天,威武雄壯,把勇武不屈、豪放豁達的民族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粗獷淳樸的古代民風躍然再現。
情意綿綿咂酒香
羌族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壹是古羌人的壹支首先從事農業。原因之二是,“禹興於西羌”,而我國釀酒先聖儀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後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雖喜豪飲,但卻很少爛醉滋事。獨特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麥、玉米釀成,封於壇中,飲時啟封,註入開水,插上竹管,眾人輪流吸吮,或每人壹根吸管飲,因而稱之為喝“咂酒”。喝多喝少,自己量力盡興,絕無逼飲強灌之舉。邊飲邊加清水,直到味淡。咂酒是種低度的醪糟酒。飲時先由在場的最長者講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作為“祝酒詞”,然後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平輩們在壹起飲咂酒,可以每人插壹竹管於壇中,同時飲用。
羌族民間還有“重陽酒”,“玉麥蒸蒸酒”。孩子和婦女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
羌族的主要節日有“羌歷年”、“六月節”、“祭山會”、“五月初五”等,每逢節日,都要鄉裏聚會,親友團圓,歌舞歡慶,飲酒敘情。若在場院歌舞,酒壇擺在場地邊;若在碉房裏聚會,酒壇放在桌下或墻邊。誰在集體舞蹈中跳累了,想喝點酒歇息壹下,誰就可以到酒壇旁吸飲聊天觀看節目。
婚慶用酒是大多數民族的習俗,羌族亦不例外。羌族在婚禮前壹天的晚上,男女雙方家都得設宴招待各自的房族長輩,***飲咂酒,謂之“吃開壇酒”。
羌族人的婚禮壹般為花夜、正圓、回門三天。“花夜”是指迎親儀式,男女雙方都要舉辦,但重點在女家,因而又稱“女花夜”。在儀式上男方的紅爺(媒人兼婚慶司儀)要用羌語致《接親詞》,主要內容是贊美男女兩家的品德和這樁婚姻的美好,強調“田地房產不足計,人好才算美姻親”。女方外管人致《答詞》說的是“兩家自古是親戚,房屋財產不用提,不看彩禮看情誼,古親舊眷更親密”。即將出門的姑娘要拜家神,拜家門親戚,並把自己近年來做好的壹大背兜鞋交給司儀,由其壹面代表姑娘致謝,壹面分贈給長輩和親戚。暢飲咂酒,歡跳沙朗,直至深夜。“正圓”又稱“正宴”,是成親大禮,最為隆重。當新娘的父親祭告家神時,新娘即開始放聲哭嫁,表達對父母親戚的惜別和依戀。新娘在七八個伴娘的簇擁中出門時,親友們都淚水漣漣,哽咽哭泣,並不斷表示祝福。悲喜交加,情感復雜,感人至深。新娘到新郎家村寨時,整個村寨壹片歡騰。先是禮炮數響,接著鞭炮齊鳴,樂隊高奏喜調,鄰裏歡呼雀躍。婚禮上親戚們致新人的囑咐詞主要講的是“尊老愛幼是本分,待人謙和莫爭紛,養兒育女理好家,創建家業靠勤奮”。第三天“回門”,有些地方叫“謝客”。是新娘返回娘家,攜新郎答謝女方親友。羌族社會中舅權較突出,他們及其他長輩的教誨多是:“如今妳們成了家,不比過去靠爹媽。既要勤勞忙生產,還須節儉來持家”。午宴後客人告辭,家門房族及幫助操辦婚禮的人當晚還要在女家歡宴歌舞。
白石瑩瑩象征神
羌族過去的宗教信仰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是自然崇拜,相信萬物有靈。至今民間仍有不少遺存,他們把白石和杉樹當作眾神的象征。白石是壹種白色的石英石。農歷每年正月初三大清早,是各家各戶同時過敬白石節的時刻。家家房頂的白石神位前,都擺上了酒和饃饃等供品,並用柏枝點火生煙,以敬神靈。村寨裏香煙飄渺,夜色將盡,仿佛天地合壹,曚曚昽昽,給人壹種人神相通的神秘感。羌族心目中的山神、羊神、石王爺、菩薩、牛王爺、財寶等,都以白石來作象征,或以白石雕像作為祭祀對象。民間俗語說:“白石頭放在路上,黑石頭放在路邊”,說明他們黑白分明,也說明白石在他們的意識裏地位高。白色代表公正合理,黑色代表淫邪不規。在屋頂上立白石神位,是為了以正壓邪,保佑家人平安。關於敬白石的來歷,民間傳說是,古代羌人在大遷徙中,來到現居住地岷江上遊,遭到“戈基人”之侵掠。羌人首領受神的啟示,以白石和硬木棍為武器戰勝了敵人。羌人感激神靈,但又不知神的形象,於是以白石替代,世代祭祀敬奉。我們以科學的態度對這壹現象進行分析,可把它看作是對祖先的懷念與崇敬,因為他們創造了石器,與硬木棍結合在壹起,便構成了原始的農具及兵器,它們對祖先的生活是至關重要的。石頭以其堅硬牢固受到原始人類的敬重,在中國有壹定的普遍性。女媧以五彩石補天,精衛以石填海,“泰山石敢當”的傳說,南方許多地方的巨石崇拜都是例證。羌族以石築房,以石築堰,以石匠技藝精湛而謀生聞名,他們敬奉白石自然便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