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08,雪災、地震、奧運,從驚天動地的自然災害到眾誌成城的抗震救災到震撼人心的空前盛事,感動我們心靈的畫面有太多太多。而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最讓我為之動容的卻是:
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誌願者唐山十三農民——不是歸途,是千裏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裏,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千鈞壹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誌們雙肩擔起壹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系百姓、忠於職守,凸顯***人的本色;
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蕩,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壹夜,中國驚艷世界;
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那是光榮的壹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
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蕩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是他們讓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紮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沈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忍、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這就是《感動中國》特別獎的獲得者——中國人!
是的,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妳內心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妳看到身邊還有那麽多人,有尊嚴、有質量、有愛心的活著的時候,妳,也就多了幾分向前走的勇氣。
也許我們身為壹名醫護工作者,無力是做壹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患者多考慮些,為集體多做些,為家庭多付出些,那我們會成為壹個感動中國的人,壹個被患者愛戴的人。這樣我們就會作為壹名特別獎的獲得者之壹——中國人,將那塊獎杯高高舉在自己的頭頂。
相信,看完《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壹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壹次精神上的沐浴,目標清晰而身心輕松;又會有壹種不可推卸的義務感,走路的腳也更堅定壹分,就像是壹次年度的充電,壹個有“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還有壹種神聖的使命感,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既可以支撐自己,同時也可以救治更多的人。 這,正是壹種感動的力量……
2.今天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大班觀看了《2007感動中國》,中是壹片激動與期待中。我們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妳內心裏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妳看到身邊還有那麽多人,有尊嚴並善良而有質量的活著的時候,妳,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陳曉蘭,上海壹家地段醫院曾經的醫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堅守醫德;既然救死扶傷,良知遠比醫技重要。近十年時間裏,她毅然揭露多達二十種假劣醫療器械及背後的種種傷天害理之舉,歷經磨難和打擊而不悔。
謝延信,河南焦作壹名普通礦工,他以三十三年的忠貞與孝心侍奉亡妻家人,鑄就了壹個大孝至愛、感天撼地的“上門女婿”。猶如壹匹老馬,他雖無緣馳騁千裏,卻壹步步攀上了善良的峰頂。
胡鴻烈和鐘期榮,壹對均已八十九歲高齡的夫婦,聚財有道,本可錦衣玉食,有感於許多年輕人無錢上大學,遂兼濟天下,散盡壹生家財,創辦香港樹仁大學,培養人才數以萬計。賢者伉儷胡鴻烈夫婦在投身教育事業的同時令自身成為教育界的楷模。
還有羅映珍、李劍英、李麗、孟祥斌……感動我們,因而感動中國的,是他們或樸實無華,或艱難執著,或驚天動地,或自強自愛的生命歷程;是他們對孝道、對愛情、對誠信的樸素詮釋;是他們因人而異,卻***同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們身上所散發的無窮人格魅力。
在他們身上,國人又壹次體會著什麽叫精神力量,什麽叫理想信念,什麽叫道德操守,什麽叫不惜犧牲,什麽叫無私無畏,什麽叫執著追求,什麽叫甘為人梯,什麽叫大愛無言。
今天的中國社會,在很多層面已經市場化。人與人(包括自然人和社會法人)之間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已經體現為利益交換關系,這是客觀存在,不是以市場取向為主的改革開放事業所必然催生的“副產品”。早報評論員所要強調的是,工作和生活於“市場社會”,在作為人的正當利益的獲取方面,我們該更多依靠、倚重於市場和法制;在人與人相處及人的社會角色之履行方面,我們仍該繼承和弘揚作為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文情愫。要堅守、繼承、弘揚優秀傳統,首先要學會做人———做個好人。而要做個好人,尤需從重拾和延展“感動”做起。
這些年裏,尤其是近兩年間,“感動中國”開始由國家層面走向地方層面,從“感動中國”到“感動山東”、“感動浙江”,再到感動某市、某縣乃至某鎮,“年度感動人物”評選表彰正成為各地精神文明創建和社會道德教化的壹個載體。可我們也不得不指出,為各地評選出的“年度感動人物”所感動的國人,若以年齡作劃分,則更多系四十歲以上年齡段的人群;就是在這個群體中,有些人之所以被感動,還有很大壹部分人是因為“感動”重新觸動了他們的“懷舊情懷”。也就是說,他們為“年度感動人物”所感動,更多屬於為感動而感動———壹種作為看客的感動,而不是緣自於親歷親為創造感動的壹份自我激勵。
我們更要直言不諱地揭示:現實社會裏,為感動而感動者仍然值得“感動”;更令人無奈之極的是,還有相當數量的國人,尤其是生活經歷、閱歷尚淺的年輕人,對做個看客的“感動”也為之不屑。有例為證:包括今年在內,在關於“年度感動人物”的網絡跟帖內,有相當壹部分不可理喻地充斥著輕蔑、冷漠、嘲諷甚至懷疑和指斥……
考量壹個社會的人際關系及得失,當利益交換取代人文情懷、利益算計超越人間倫理之時,以這些年作觀察時段,今天的我們,雖然就總體而言享有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各種物欲前所未聞的滿足,可也程度不同地承受著精神家園失守所帶來的各種傷害、傷感、迷茫、空虛和無所適從。
“感動中國”的頒獎現場,觀眾壹次次淚流滿面;我們相信,收看電視轉播的觀眾中,也壹定有無數人熱淚盈眶。願“感動中國”人物評選能觸動更多國人的情感,震撼更多國人的心靈,喚起更多國人做“感動”的參與者。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迫切需要修復和耕耘好自己的精神家園。
3.今晚,觀看了《2008感動中國頒獎晚會》。看完節目,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而後感慨萬千。真的感動的確讓人有繼續前行的信念和勇氣。
“同樣的生命、同樣的親人”可他們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如:“武文斌”壹名中國軍人不顧自己的生命,日日夜夜為災區搭建房屋,能讓災區人民盡快有個家,卻將生命給了災區。我為這樣的戰士感到驕傲。
“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工資那麽低為學校買了旗桿和國旗等。他們是能讓災區的孩子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空中飄揚。上下學要接送孩子過山梯,為了山區的孩子他們舍去自己的家庭 ,最可敬的人應該是他們。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後要讓學到的知識和力量去幫助別人。
有三篇妳自己看看吧,我覺得都挺不錯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