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怎麽辦?

老年人被騙買保健品怎麽辦?

對於老人來說,很難理性溝通,因為他的思維方式有很多知識和觀念上的差異,根據他們的說法打他們是可以的。

我通常告訴我的家人:

xxx的人從電視上買東西被騙了多少錢?

xxx的人從電視上買了保健品,然後生了個畸形兒。

電視上的藥都是假藥。別看他說的,但是誰年輕,他不是在那邊制毒嗎?每天玉米面什麽的。

然後他們就會知道電視上賣的保健品不是什麽好東西。為什麽保健品詐騙往往集中在老年人身上?

因為大部分老年人有錢,主要來源於養老金、退休金、子女日常生活費等。總之,以前有工作,現在沒工作的老年人有壹定積蓄,購買力可能比年輕人強,至少應該被保健品詐騙團夥盯上。

老年人保健品有哪些套路?

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治療某些疾病。同時,這些疾病都是在醫院花錢,醫保只報銷壹部分,暫時無法治愈的疾病,比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而這些疾病的患者往往是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老年人更加關註自己的健康。用騙子的話說,老年人“怕死”。他們就是想抓住這壹點,用免費的誘餌吸引老年人,然後用“治好病”的承諾讓老年人買單。這時候妳跟他說保健品沒用?我相信壹旦這樣說了,他只會認為妳擋住了他恢復的壹條路。

所以,科普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是先天不足的。不是他們不相信科學,而是他們想身體更好。醫生說的太現實,而保健品推銷員說的充滿希望。在他們口中,沒有什麽病,吃點東西就好。

用這些招數,防止老年人以後亂買保健品。

妳不必相信我。妳還不相信央視?

即使是科普作家和醫學研究者,也會遇到家裏老人被忽悠高價購買保健品的情況。

作為旁觀者,我們總認為保健品的套路是低級的,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何況很多長輩深信自己有很深的體會,所以往往不可能和他們談科普,因為帶有科普色彩的交流往往會變成“說教式”的談話。試想,在壹個家庭倫理和代際觀念深入骨髓的國家,晚輩跟長輩講科學是多麽尷尬的事情。

但是換成“央視”就不壹樣了。老壹輩很多人還保持著每天7點看新聞的習慣。央視的內容伴隨著他們的青春和奮鬥,而中國大部分的社會轉型和改革政策都是由央視率先傳播的,所以央視的權威性在長輩眼中是非常高的。如果妳發現家裏有什麽稀奇、貴、不靠譜的保健品,請給他們看看今年的315晚會。

不說科普,說套路,說騙局。

以前,我們的誤解是跟長輩說實話,跟他們講壹些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知識點和常識。但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經很高了。如果只是搜索某些食材和產品的有用性,肯定會找到相關的科普文章。那為什麽老年人還會迷上保健品?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些文章,或者根本不相信這些專家和科普專家說的話,問題出在傳播方式上。

央視的曝光視頻剪輯得很好,沒有任何復雜的科普術語,而是直接將整個購買行為曝光為騙局,並深挖各種套路,接下來請大家重點學習:

1,送產品是假的——為了得到妳的信息是真的。

免費贈送東西是常見的商業行為,但315晚會視頻中曝光的壹位銷售人員的話令人震驚。她說:“老年人就是愛貪小便宜。”

其實不只是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錯過關註賬號並獲得獎品的人,留下電話號碼獲得小禮物。總之,看似免費的東西總想向妳要東西。避免這些麻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貪小便宜。哪怕他只是想讓妳拍個照,也會給以後的面部識別安全留下隱患。

2.免費體檢?可能不是正式機構吧

在我家附近,經常會有免費體檢的通知,也有壹些女性體檢,或者婚齡孕前檢查等等。,但是年輕人很少去。這可能是因為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生活的態度不同,但長輩往往對免費體檢並不警惕,因為社區往往會有壹些免費體檢,比如針對幾歲以上老人的。

這次315也曝光了家長打著給孩子篩查視力的幌子被騙錢。其實,無論是給孩子免費體檢,還是給老人測血壓,都需要專業機構,機構必須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說白了,真正的免費體檢是由專業機構的專業護士和醫生來做的。不會忽悠妳掏錢買什麽,也不會用病嚇妳。保健品詐騙團夥的免費體檢大多是“演員”,有的幹脆把老人拖到公司辦公樓。

所以識破假免費體檢很簡單。當妳知道長輩要免費體檢的時候,妳可以找個機會看看負責體檢的機構和工作人員是否有執業許可證。

3.講座裏的醫生老師都是假的。

央視已經曝光他們只是騙子,他們都是在演戲。

說到這,妳覺得妳會被假醫生忽悠嗎?說實話,如果遇到有經驗的騙子,別說長輩,就連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都有可能上當。

如果我穿著白大褂,以健康的形象,充滿自信的對妳說,“這款產品采用破膜技術,針對癌細胞。眾所周知,癌細胞的NDA\RNA與正常細胞不同,該產品中的小分子會拉走癌細胞的編碼,直接抑制生長……”,而妳是壹個非專業人士,聽過這些耳熟能詳卻完全無法理解的名詞,尤其是“眾所周知”這句話。

但其實這壹整段都是編的。要知道這種講座的騙子也是不斷學習的。不同的是他們是專門演講的,通俗點就是嚴肅的廢話。

我早年接觸這類騙子時,經常天真地和他們爭論知識點,但他們的知識都是捏造的。給他們講知識有用嗎,有意義嗎?

而曝光他們的方式其實很簡單——查!

騙子經常用這種騙人的方式粉飾自己的醫生身份:

我們的產品和某醫院合作,正在做臨床項目,妳可以直接問哪個醫院,哪個科室,誰負責,根據他說的信息和醫院核實。

我是某醫院的醫生/專家/主任。醫生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查詢,如直接在醫院網站查詢、電話咨詢醫院或直接在衛生部網站查詢醫生執業註冊信息(官方查詢地址為:醫生執業註冊信息查詢)。

請記住,醫生入學拿證至少要五年,有證可查。

今年315晚會上曝光的“醫生”說他祖上都是中醫,他把自己包裝成中醫世家。遇到這樣的人,還是要查,看他的醫師資格證。沒有這個,行醫就是違法的,世世代代都沒用。

4、妳還買了貴的產品,央視已經曝光了真實價格!

大部分用來詐騙老年人的保健品都會想盡辦法高價銷售。其中有些甚至在3月15日的曝光中賣了幾十倍。如果家裏的保健品信息齊全,可以根據其外包裝上的批號信息(官方地址為: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在中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查找信息。可能有人會問,找不到怎麽辦?如果找不到,就說明依法沒有銷售商品的資格,甚至可以打piapia的耳光。

另外,壹些國家質檢局的訂閱號也經常推送壹些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和科普知識。這樣的官方消息更容易讓長輩接受,比如C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產品質量監督等。,所以宜選擇合適的內容轉發給老人。

  • 上一篇:美麗的上海_
  • 下一篇:胡光華的學術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