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26遠山古橋+賞花(三)收藏
《三國演義》以三國歷史為藍本。章學誠在提到《陳冰雜記》中的言情時說“七分真,三分虛”。《演義》中很多精彩的情節都是千古傳奇,深受當地野史傳說和軼事的影響。
事實就是如此。野史的解讀好看,人物塑造飽滿,令人回味,但不夠真實。
1,曹操殺了呂伯奢壹家:這是真的,因為呂伯奢的兒子在試圖搶劫財物並上報官員以獲得獎勵後死去。羅貫中為了刻畫曹操漢奸的真面目,編造了“寧教我為天下漢奸,不教天下為我漢奸”這幾個字。
2.換頭巾脫險:孫堅叫祖茂戴頭巾逃跑,分散敵人註意力,三國也沒說祖茂是華雄殺的。
3.溫酒殺華雄:華雄不是被關羽殺死的,而是被孫堅的部隊殺死的。
4.三次英戰呂布:是羅貫中想誇大呂布的勇敢。沒有這回事,虎牢關和泗水關在不同的時間被叫在同壹個地方。
5.呂布殺董卓:他們是為了壹個宮女,丟西姆的故事是後人編的。根本不存在王雲設計的壹系列招數和美人計。
6.曹嵩之死:陶謙派人去殺他。
7.呂布擊退六將:沒有這回事,是羅貫中想誇大呂布的勇猛。
8.宛城血戰:和賈詡利用曹操和鄒的謠言。
9.解氣:是虛構的,還是羅貫中有意刻畫曹操的狠毒。
10,夢中殺人自保:是虛構的,也是為了刻畫曹操。
11,轅門射戟:沒錯,但也沒那麽遠。
12,關羽向曹操投降:關羽在戰鬥失敗中被俘,遇到張遼自動投降,且不說三個條件。
13,關羽斬顏良:真的發生過,不過是張遼軍隊先削弱了顏梁軍,然後關羽殺了他。
14,關羽斬首文醜:黃旭殺了他。
15,過五關斬六將:是虛構的。
16,博望坡之戰:是劉備打的。這場戰鬥發生在公元202年,也就是孔明出山前五年,並沒有受到火的直接攻擊。正是劉備放火燒了百姓的房子,使夏侯惇得不到戰利品,然後設下伏兵擊退。
17、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百萬大軍救阿逗:應該是為了Nagsaka,趙雲只是護送劉備壹家撤退,沒有七次這回事。
18,長阪橋的張飛嚇退了曹駿:這也是劉備的命令。後來劉備自己跑了。張飛沒有嚇到夏侯傑,也沒有利用他的氣勢。是曹操認為張飛勇敢,停止了入侵。張飛的字是德而不是翼德。
19,風險:黃蓋確實作弊了,但是沒被打。
20.借草船之箭:這是孫權的戰略。赤壁之戰後,羅貫中故意編造出來刻畫孔明。
21,周瑜的間諜:我編的,想想也知道曹操沒那麽傻。還在描繪他的妄想癥。
22.借東風:羅貫中故意編出來打動孔明。周瑜知道東南風會吹到冬天的至日,曹操也知道,但曹操當時沒想到周瑜會進攻。
23.火燒赤壁:火燒赤壁的是周瑜,不是孔明。
24.算計華容道:巴結孔明的是羅貫中。孔明根本沒想到曹操會走華容道。這是劉備的主意。當他率軍追擊曹操時,曹操早已逃之夭夭,但可以看出孔明的軍事才能不如劉備。
25.華佗之死:是因為他幫助曹沖慢慢痊愈。曹操認為他是故意要殺曹沖,把他處死。他死於公元208年,當然不可能幫關羽刮骨療傷(公元219年)。
26.三於:是羅貫中又想美化了。周瑜死於自己的疾病,與孔明無關。我從來沒說過生於和何生亮的事。
27.攻淅川:是龐統和法正,不是孔明。
28.馬騰之死:與歷史事實相反,馬超首先起來造反,導致馬騰被處死。
29.漢水之戰:是羅貫中為了給孔明臉上貼金而故意編造的。
30.水淹七軍:那是天災,不是關羽的戰略。
31,楊秀芝之死:死時45歲。羅貫中說他34歲是為了讓讀者討厭曹操。
32.甘寧之死:病死,非沙莫科所殺。
33.黃忠之死:他也是病死的,不是戰爭。
34.魯迅的策略:不是壹開始就堅持不下去,而是被蜀軍打敗後堅持不下去。
35.罵死王朗:虛構。
36.司馬懿計算,散布謠言導致了孔明北伐的失敗:羅貫中為孔明的失敗找借口。
37.馬謖街亭:司馬懿當時還沒有和孔明對抗,但是張合就是那個破街亭的人。
38.諸葛亮的死嚇跑了活著的仲達:它確實發生了,而且不是諸葛亮的遺產。《漢書·晉書·春秋》中的記載是,諸葛亮死後,蜀軍不喪而秘密撤退,司馬懿註意到了,率軍追趕。兩軍接近時,蜀將姜維、蜀將楊儀命令蜀軍對著旗鼓佯攻,司馬懿不敢靠近,只好撤退,蜀軍入谷,入喪。當時蜀中流傳著“諸葛死後仲達出生”的笑話。
39.徐叔:本名傅山,別名徐叔;浪漫說他的真名是徐叔,這使他成為壹個幸運的人。他母親被抓後,他自動辭職,沒有假信。
40.火燒葫蘆谷:羅貫中為了給孔明臉上貼金而做的。
41.延壽壇:我覺得是假的。羅貫中為了詆毀魏延,安排他去傷害孔明的祭壇。
42、空城計:虛構,那麽主帥根本不是司馬懿。
43、桃園結義:正史沒有寫劉備、關羽、張飛結義,只提到情如手足。
44.名器:雙刃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田方畫戟、田義劍等名器都是虛構來描述人物的。
45.張飛鞭打杜佑:劉備幹的。因為杜佑不肯見劉備,劉備壹怒之下鞭打杜佑。
46.曹操獻七星刀:虛構故事。在《演義》中,曹操曾試圖祭刀刺殺董卓。其實是曹操認為董卓最終會輸,連夜逃回了老家。
47.陳宮俘獲釋放曹操:陳宮於191年開始追隨曹操。俘虜並釋放曹操的不是陳宮,而是別人。
48.十八路諸侯央求董卓:實際上參與董卓討伐的只有十壹路地方軍,包括已故大將袁術、冀州傅、豫州刺史孔周、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太守喬家、太守、冀北辛、廣陵太守朱克張。陶謙當時參加了,並貢獻了食物、草和金錢,但沒有派遣部隊。公孫瓚也參與會簽,但在對付烏桓,沒有出兵;孔融忙著對付黃巾賊;雖然當時馬騰和韓遂還沒有接受招安,也沒有支持董卓(朝廷)。青州刺史交河雖然壹度開打,但因為青州黃巾再起,沒有參加聯盟,不久就病死了;荊州刺史王睿也參戰,因個人恩怨被孫堅逼死。此外,王晨劉崇和陳國祥羅俊,河南朱茵胡安反對董卓和上升。
49.孫堅之死:他在追擊敵人時,只帶了幾個隨從,卻遭到了黃祖的伏擊,死在了仙山。
50.劉皇叔劉備:《三國演義》為了顯示劉備的地位,把他刻畫成壹個繼承漢朝正統的君主,為劉備編造了壹個完整的十八代家譜。劉備連續成為叔侄,這個稱號是劉備用來對抗曹操皇帝,做諸侯的法寶。事實上,劉勝的兒子劉振因為沒有按照朝廷的規定繳納黃金而失去了侯爵資格。後來經歷了戰爭和政治紛爭,家世已經在走下坡路,族譜不詳。他只知道劉備是漢室宗師,輩分不詳。
51,赤兔馬:赤兔馬在呂布戰敗後消失了。沒有成為關羽的坐騎。
52.孫策之死:被刺客刺殺,刺客是前吳郡太守徐公的家奴和客人,沒有被於吉嚇死。
53、遼東遺風:虛構情節,郭嘉38歲突然去世,沒有留下任何計劃,這個計劃是曹操自己的計劃。
54.糜夫人跳井:據官方記載,甘夫人和糜夫人在當陽都安然無恙。
55.劉聰被殺:他給了荊州後,被曹操任命為青州刺史,被封為侯爵,但沒有被殺。後來,曹操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動了做大夫的建議。
56.儒者之辯:只記載諸葛亮與孫權相遇,東吳內交戰派與和平派相互競爭。
57.南郡之爭:沒有發生。周瑜死後,孫權把南郡借給了劉備。
58.關羽與黃忠交戰:劉備正在荊南,四郡都督受降風,於是黃忠與長沙府尹韓玄投降。
59.孫劉婚姻:孫夫人與劉備的婚姻只是政治婚姻中的壹種,沒有男女之情的色彩,也沒有後來的孫夫人投河自盡。
60.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沒有采納周瑜的美人計。
61,周瑜心胸狹窄:史書記載了周瑜心胸寬廣、慷慨友善的風格。而我連諸葛都沒見過,怎麽會吃醋呢?而且周瑜的大度在三國時期是出了名的。
62.吊死周瑜:吊死周瑜的是龐統,不是諸葛亮。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去世的兩年時間裏,諸葛亮壹直在零陵地區。
63.割袍:戰鬥確實很激烈,但是是馬超戰敗,正史也沒有載曹操去割袍再逃。
64、許巍裸馬超:沒有記錄,馬超甚至被許巍嚇到了。
65.張松呈上壹張地圖:應向劉備詢問張松、蜀中的兵、馬、糧、錢等情況,於是張松為劉備畫了壹張地圖。
66.羅風坡:龐統攻打羅城時被箭射死。
67.馬超打張飛:馬超私下寫信給劉備,要求投降。小說裏沒有張飛和馬超大戰兩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後來被諸葛亮降服的故事。
68.漢中:漢中的統帥是劉備,參謀是法正。
69、計劃奪天蕩山:純屬虛構。
70.五虎上將:劉備沒有封“五虎上將”的稱號,是因為《三國演義》把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的傳記放在同壹個章節裏。後人稱之為蜀五虎。
71,周倉,胡班:虛構的人物,歷史上沒有記載。胡班可能指的是蜀國統帥吳班。
72.關羽單刀會:魯肅和關羽設宴招待的官宴。魯肅命令東吳將領單刀赴宴,由關羽主持。
73.刮宮:此時華佗已經在赤壁之戰中死亡,由壹名普通軍醫進行手術。
74.關羽在麥城拒降:歷史上沒有明確拒降的記載,但《姜表列傳》有關羽企圖假降突圍的記載。
75.擒關羽:不是潘璋,是部將馬忠。
76、玉泉先生,追夢露:玉泉先生改編自唐朝玉泉寺建廟的故事,夢露病死。
77.關平:關羽的長子,不是他的兒子,隨於參軍,他的名字在《三國誌》中只出現過兩次。
78.關興:弱冠(年近二十)在彜陵之戰幾年後去世,因為他是中國軍隊的高級助理兼督軍。
79.張寶:雖然她英年早逝,但她留下了壹個兒子,張遵。
80.潘璋之死:潘璋在夷陵之戰中為孫權立下戰功,砍殺馮等人,234年戰死。
81、白蒂托付孤兒:劉備臨終時托付孤兒和諸葛亮、李嚴,但仍對諸葛亮說:“妳只有曹丕十倍的才華,壹定能安天下,最終成大事。繼承人可以增補的,增補;如果是無能的,可以自己拿。”主要情況是壹樣的。
82.八陣圖:八陣圖是諸葛亮制定的兵法陣法。所謂八陣,就是遮天陣、載地陣、風起陣、掛雲陣、蜻蜓陣、虎翼陣、飛鳥陣、蛇平陣。每個陣列由32名士兵組成。金代幹寶的《晉紀》和北魏酈道元的《水鏡註》也有記載。但不是什麽奇石陣,也不是什麽迷宮。
83.七擒孟獲:《三國誌》中沒有七擒孟獲的記載。但《漢書·晉書·華陽國誌·春秋》中有“七擒七縱”之說,但具體過程並無記載。鄂煥、祝融、孟優、穆祿王都是由小說創作出來的。
84.六次出祁山:諸葛亮五次伐魏,只有第壹次和第四次出祁山被曹真擋住。
85、《出師表》後:很多人認為是後人的假信任,而不是諸葛亮。
86.司馬懿與諸葛亮:諸葛亮前三次北伐時,魏軍不是由司馬懿指揮,而是由曹真指揮。
曹真:曹真病逝於洛陽。
88.諸葛亮罵王朗:228年王朗病死,沒有隨軍出征。
89.諸葛亮用兵:諸葛亮善於用兵治軍,但不善於運籌帷幄,政績最耀眼。
90.燒谷上圖:諸葛亮在鹿城大敗魏軍,司馬懿只用身體保住了營寨。三國誌沒提用什麽戰術破魏軍,陜西農村傳說和演義沒什麽大區別;山谷之上,說到葫蘆谷,疑似是潞城的渾名。
91,七星燈延續生命:虛構情節。
92.魏延造反,被馬岱殺死:魏延與楊儀不和,鬥爭失敗,戰敗被殺。
93.地理搬遷:將太白山移至旗山壹側,將陳倉移至街亭以南,甚至將旗山移至保協路以北的斜谷壹側,或者移至五丈原附近。
94.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能力,濟世愛民的性格,謙虛謹慎的為人,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君主、知識分子、百姓,都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他、贊美他、愛戴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力,已經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壹生的人格、道德、功績等積極方面,但卻無限誇大,把他描述成智慧的化身和忠誠的代表,把他神化成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價說:“諸葛亮的智慧接近魔鬼。”所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95.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為人豪爽,知人善任,披著高祖的派頭,是個英雄。而把整個國家托付給諸葛亮,卻胸懷無異,誠君臣以公,古今昌盛。如果妳沒有權利做某事,妳就抓不到吳偉。是因為基數太窄了。”但是,他“鍥而不舍,絕不做。”《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者的代表,是漢朝皇權的正統繼承者,所以極力描寫劉備善良、慷慨、與人為善的性格特征,極為誇張,但在突出其善良的同時,又陷入無能的壹面,給人無能、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經常是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義,但卻給人壹種劉備的世界都在哭的印象,扭曲了劉備作為“梟雄”、“傑出人物”的真實形象。
96.關羽:歷史上的關羽是“萬人敵”的虎將。他驕傲不後悔,恩怨分明。他以忠厚著稱,但他“義傲”,勇氣多,智慧少。馬超投降劉備後,被封為平西將軍。關羽主荊州時,曾與諸葛亮著書,“問誰能與超才比。”諸葛亮回信說,馬超是天下偉人,但不如關羽的“絕世群雄”,關羽“存書自娛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無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由於他是劉備陣營中的壹員,具有忠厚的特質,所以被刻畫成了仁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難險阻。下邳被俘,向曹操投降,但他牽掛著劉備,只因為曹操對他很好,所以殺了袁紹的大將閻良,為曹操還劉,解除白馬之圍。但《三國演義》裏寫了,關羽在丕投降時三次相遇,曹操第三天小宴,第五天大宴,卻是假的。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關羽描繪成了壹個“大義之士”,所以他的形象被嚴重扭曲了。
97.曹操:歷史上曹操的性格很復雜。陳壽認為曹操是三國歷史上“最善解人意”的。“申請和交易的神奇,韓白兩國的獨特策略,官方授牌的材料,各有各的工具,多愁善感,不思舊惡。”曹操治軍三十余年,卻放不下,登高必賦。他更擅長詩歌、草書和圍棋。生活儉樸,不講究穿著。和別人討論,談笑風生。“榮譽應該得到獎賞,慷慨的女兒;什麽都做不了,什麽都做不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而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和道德的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他殘忍奸詐的壹面被誇大了。所以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壹個典型的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派。
98.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慷慨”,謙讓,令人信服,有“雅量,誌高”。劉備稱他為“文武之計,萬人之英。”孫權稱贊他為“王佐的首都”。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養諸葛亮。所以《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心胸狹隘,在智慧上始終不如諸葛亮,不像蘇軾所稱贊的周瑜“英姿颯爽,英發逼人”,是“千古風流人物”。
99.魯肅:如果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人物形象被扭曲,但還是有壹定依據的話,那麽在《三國演義》中,魯肅除了名字之外,幾乎完全是杜撰的。歷史上的魯肅是“身在軍中,寸步不離書”,“思想高瞻遠矚”,“才華橫溢”。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踏足長江以東,北拒曹操,待滅黃祖,向長江中意外發現的劉表進發,再建所謂帝謀天下。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差不多。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下全部投降,但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以便在商戰中捍衛計劃。赤壁之戰後,他力勸——曹。在吳棟的歷史上,魯肅是壹個真正的諸葛亮式的人物,孫權也非常欣賞他。吳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治戰略和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卻成了諸葛亮和周瑜鬥智鬥勇的犧牲品,典型的被忽悠被欺負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