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很熱鬧。前面有兩四排燈開道,指明龍是哪個村,哪個街。燈後面有魚,有蝦,有蚌。在鑼鼓聲、號角聲中搖搖頭擺尾,遊遍大街小巷。玩燈籠龍的動作有黃龍入海、金龍抱柱、二龍搶寶、老龍翻身、金龍過海參等。
舞龍者多為眼快手快、身體強壯、舞技高的中青年高手,多為赤膊上陣,隨龍打滾。燈不滅,龍不停,鞭炮不停。壹旦水噴到龍的嘴裏,主人就會拉著龍胡子掛友穿紅,用壹流的招數招待舞龍隊。如果舞龍的膽小,怕煙花爆竹,煤龍在門前仰頭行禮,他就走了,得不到主人的彩綢,嘗不到最好的滋味。
燈籠龍所到之處,鞭炮聲不斷,煙花四起,圍觀者座無虛席。為了迎接燈籠龍進屋,有人在門前布置了36對大桶炮,數萬鞭炮齊鳴,希望勇者到院中壹試。燈籠龍進院時,門外的煙花爆竹在空中爆炸,火光四起。此時,除了燈籠龍各段的燈外,其他燈全部熄滅。燈籠龍在鞭炮煙花的余暉中翩翩起舞,十分壯觀。
有時燈籠龍直接舞進人們的庭院,煙花滿天飛,好不熱鬧。雖然煙花滿天飛,但傷不了龍,傷不了人體。偶爾有不熟練的人舞著燈籠舞龍進院,出來時只留下壹個竹圈(在光著身子帶著竹圈出院的情況下)。13號到15號是燒龍日。燒龍是在溪邊或有水的溝邊進行的。將龍放在地上,將準備好的煙花、鞭炮等火花噴向龍身。燒完後,眾人“啊”的壹聲大吼,跳了壹會兒,把龍殘骸送進水裏,意思是把龍送回海裏。
土家族“護龍”與中國龍崇拜
在中華民族的傳說中,寶龍可顯可隱,可詳可巨,可短可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無所不能;在封建社會,上層階級是皇權統治的體現,而人民則是吉祥之兆。
作為封建皇權統治的體現,怒溪大灣巴人古村落自古以來壹直處於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在殷周時期屬於鬼面,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巴基斯坦南部邊境。此後,中原文化通過政治渠道不斷傳播到各個邊疆地區。在古代社會,人類無法對壹些天象、天災、瘟疫、疾病做出科學的解釋,只能祈求各種神靈的保佑。龍作為圖騰崇拜的主要對象,無疑是當時人們崇拜的主體。
秦漢以後,寶龍作為皇權統治的化身,已經滲透到各個角落。作為統治的象征,它在壹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團結,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龍作為民間信仰的隱性文化符號,得到了傳播和鞏固,積累了更多有益的發展元素。
作為民間吉祥的象征。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是崇拜龍作為保護神的產物。所以人們到處畫龍,畫龍形,甚至謊稱見過龍。直到近代,江口縣土家族地區仍流傳著許多與龍有關的圖案,在家具木雕、裝飾和許多石雕作品中隨處可見,在背帶、腰身、服飾等日常用品中也隨處可見,這無疑是把龍作為吉祥符號的結果。
2月2日“龍擡頭”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是獻給龍神的日子。據有關學者考證,農歷二月初二龍擡頭節的形成是中國人崇拜龍為掌管雨水的水神的產物。農歷二月初二,春分時節,大地逐漸回暖。民間傳說認為,蟄伏了壹個冬天的龍從這壹天開始活動,隨後雨水增多。早在永樂八年(1410),怒溪大灣巴人古村壹帶就有“舞龍求雨”的圖文記載。
到了清朝,壹個供奉龍神的地方已經建成。史料(道光)載:“龍神祠:梓潼閣左側,有三廟。道光十八年(1838)建木劍寺,後建觀音樓。乾隆五十九年(1794),縣民劉欣、劉勝捐建,堂外建。這座寺廟是通過改變它的大廳而創建的。”在《銅仁地區誌》中,記載龍宮時有這樣的敘述。雍正五年,上諭:“龍神在雨中行走,富國濟民,作用顯著。我在北京各省立龍像,為各省祈福。今天,我認為龍神專門在各省求雨...我特地創作了兩尊各省的龍神雕像,與各省督撫壹同迎接,向當地供奉祭品,虔誠展出。”可見當時各地對龍的崇拜和求雨之風盛行。
相傳清朝同治年間,女溪大灣壩人古村劉洪貴為鎮壓黃浩軍起義立下汗馬功勞,為四品官居。人們說他是舞龍“送寶”而生,於是在墓碑上刻了兩條龍。古寨遺址裏,壹塊女主人雕龍,男主人雕鳳的墓碑,為土家族的龍崇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到了民國時期,舞龍已經從過去的鄉村集中到了縣城。
土家族“包龍”與巴文化
土家族的“護龍”表現出除龍崇拜本身之外的文化特征,以及土家族各種文化因素和民族性格的影響。
土家族“寶龍”與巴人及其後裔的民族性格。土家族“寶龍”給外界的突出特征是男性的陽剛之美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據現代學者考證,土家族祖先起源於古巴人,《山海經》、《韓曙》等史書中均有相關記載。巴人最初主要分布在鄂西和川東。隨著楚國勢力的擴張,主力逐漸西移。居住地為“東有渝富,西有步道,北有漢中,南有貴州、府城”。
巴人歷史悠久。因為長期生活在武陵山區,所以好戰勇猛。據《華陽國誌·八誌》雲:“周武王伐周,實為巴蜀之師。《尚書》作者。巴適永瑞,歌舞打動人心,前弟子倒戈,故世人稱之為:‘王武伐,前唱後舞’。”從這裏的記載可以看出,巴人不僅作戰勇猛犀利,而且能歌善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與“護龍”的文化特征是壹樣的。所以龍是用稻草捆起來而得名的。用壹把稻草做壹個有嘴、有角、有眼、有胡子的龍頭,用壹捆稻草做壹個七節龍身,粗細和龍頭的脖子壹樣,再用壹把稻草做壹個魚尾形的龍尾,有九節,每隔壹段用稻草串聯起來,每節插壹根竹竿。舞草舞龍主要在土家族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歷五月至七月,是舞草舞龍的時候。舞龍的意義在於娛樂包括驅除瘟疫和預防火災兩種。
驅除瘟疫。農歷五六月間,田間稻稭苗正處於旺盛期,天氣炎熱,病蟲害多,其中稻瘟病是最具毀滅性的病蟲害。在壹個科技落後,防不勝防的時代,土家族農民用舞草舞龍驅趕稻瘟病,久而久之成為壹種習慣,聚眾娛樂。舞草驅龍避疫,從村裏出發到田裏,在每壹片水田,每壹個土堆田埂裏,沿路依次起舞,舞蹈動作與燈籠龍相同。舞龍隊,在吹喇叭,放三眼炮,敲鑼打鼓,放鞭炮,表演舞蹈技巧,頗為壯觀。在各自村莊的所有田地裏跳完舞後,草會把龍帶到小溪邊燒掉,這叫把龍送回大海。
移開火焰。在農歷五月或七月的端午節前後,村子裏的水稻即將成熟。舞龍那天,全村每個堂屋中間都擺了壹盆水和壹篩子五谷雜糧,等著舞龍隊來。舞龍隊裏,除了舞九條草龍,其中壹個人把壹根十尺長的竹子掰成船形,中間放壹盆炭火,兩個人擡著。還有三個弓箭手,弓箭手和土司,然後還有壹批自由觀眾。舞龍隊在土司的帶領下,從第壹個村長開始,從上到下進入每個房間。之後,龍頭對著房間的神龕三點頭,然後繞著房間壹圈,跳著各種花樣。這時,射水人用水槍(形狀與第三章水槍相同)在盆中吸水,向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射水(意為滅火),土司在篩子中抓壹把糧食,留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被留在中華會館大門外時,舞龍隊又出去到另壹個會館跳舞。村子裏所有的家庭都跳完舞後,小草帶著龍和火焰來到小溪邊把它燒了,又把它澆回大海。舞龍移焰的意思是:請龍將火焰神移出村莊,以避火保平安。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看龍燈的時候,三個土家族青年越來越興奮,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急著得智。他們舉起長板凳,模仿龍燈舞,玩得很開心。今後將逐步形成傳統體育項目,平時娛樂健身,節日期間表演比賽,深受土家族人民喜愛。
臥龍有兩種樣式:壹種是普通長板凳的簡易臥龍,三個人擡,兩個人住前面;另壹種是用細竹條,包括壹個龍頭、壹個龍尾、壹個龍角、壹個龍眼、壹個龍口,再糊上各種顏色的鱗片。綁好的龍放在長凳上,四只木腳露出爪子,非常好看。
板凳龍有兩種:單板凳龍和多板凳龍。獨腳龍是三個人跳的,壹個用右手,壹個用左手,每人抓前兩腳,第三個雙手抓後兩腳。跳舞時,要求頭尾互相照應,互相配合。頭高時,尾要低,頭要左,尾要右擺;擡頭,尾玩家放開換位。龍尾舞者必須是壹個步法快,視力好的人。兩位舞者的身高基本壹致。多板凳龍由九個板凳組成,第壹節為龍頭,第九節為龍尾,其余為龍身。在變寶人的帶領下,水龍頭時不時的上下起伏,轉來轉去,就像壹條出水的龍。整條龍需要默契的配合,互相跟隨。臥龍的動作有:兩條龍搶寶,黃龍穿花,金龍戲水,金蟬脫殼,黃龍卷身等等。如今,板凳龍表演已經被搬上了文藝舞臺。土家族的潑水龍也是壹項盛大的民間體育活動,普遍興起於土司時期。潑水龍由柳枝制成,由龍頭、龍身、龍尾和滾寶組成。龍的全身壹般為12孔,即每月壹孔,閏年為13孔。龍頭有眼、有鼻、有口、有舌、有角、有須,形象逼真。龍尾上翹,可以左右搖擺。持龍首的人壹般是土家山寨裏有名的長輩,龍身和龍隨人持之。滾寶也是用柳條編成球狀,在龍口前上、下、左、右飛舞,形成壹條龍來搶寶。
潑龍舞約定在農歷六七月的龍年,陽光明媚的時候舉行。這壹天,土家村舍裏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放滿了水的桶、盆、水瓢、水槍,當吹著喇叭、吹著嗩吶、敲著鑼鼓的潑水龍隊來到門前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有的水瓢、水槍、木盆裏的水不停地往水瓢和裸體舞龍者身上潑,誰潑的水多,誰就有好收成,六頭牲口。跳潑水龍時,全村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參加潑水,場面緊張、歡快、熱鬧。滾龍燈是怒溪十裏畫廊巴人古村落劉支系的人,以及山和地樓村村民過年的習俗。它長36米,分為17段(又稱洞),由34人輪流跳舞。用九根拇指粗的竹條綁在壹起連接龍骨,等間距排列近500個直徑約兩尺的鄙視環連接龍骨,再在整個白布上畫出五彩的鱗片覆蓋在環上。水龍頭用粗竹擰成壹個框架,然後用事先描述好水龍頭外觀的布蓋上。更為獨特的是,龍頭上放滿了五顏六色的燈,夜晚舞動時,晶瑩剔透,五彩繽紛,猶如壹條舞動的彩虹,十分壯觀。靈真齋英滾龍是這個傳說的源頭。
現代的“龍燈”又叫“舞龍”。長約20米,直徑60-70厘米。裏面用鐵絲制成,裝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舞龍者由幾十人組成。1人前面用繡球打龍,其余全部持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龍翔”、“龍騰大海”等動作。隨著時代的發展,龍燈又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團體贊美祖國、歌頌幸福生活的盛大而熱烈的藝術活動。傳說中的龍之壹。大禹用它來治水。其理論始於晉代。賈《虞舜註》:“南潯國有洞陰源,通地脈。有毛龍,有毛魚,有時在曠野中蛻骨。龍和魚住在同壹個洞穴裏。他的國家供奉了壹條長毛的龍,壹雌壹雄,於是他被任命為龍的官。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壹方藝養壹方人。在許多民間藝術瀕臨滅絕的今天,茂隆這種鮮為人知的民間藝術卻依然以其獨特的藝術勇氣和知名度“燈火通明”。
據古書《南中誌》記載,茂隆源於“夜郎竹王”的傳說:“水岸有婦院,三大竹流入婦腳,我推不開。當我聽到壹個孩子的聲音,我把它拿回來,打破它,我得到了壹個男人。我從小有才華,有武功,所以成了英雄。”後人用竹子綁龍紀念夜郎王。最初,徐佳和魏家壩仡佬族是怒溪十裏畫廊巴人的壹個著名族群,他們以慶祝春節為主要群眾文化活動。由於“驅夷奪業”、“北移填南”、“北移南移”等戰爭,現在的人大部分搬遷,部分搬遷到烏江流域的石阡縣。現在主要活躍在石阡湯山、中壩、甘溪、郭蓉等鄉鎮。壹條毛龍壹般由兩條主龍、兩條附龍和壹條龍寶組成。表演時,毛龍在抱寶人的引導下上下左右滾動,時而頭尾共舞成“螺旋頂”,時而抱寶人與領舞者頭枕肩背靠背共舞,時而兩條龍相對,隨著抱寶人上下滾動,共舞成“兩條龍搶寶”。茂隆兩側緊跟著兩條狗龍(傳說中夜郎竹王的獵犬),這是茂隆在編織上區別於其他龍燈的主要特征,在表演中起著“小醜”的作用。他們時而在前面帶路,時而觀戰,時而從後面表演“二狗搶球”,引得周圍的觀眾哄堂大笑。同時在表演中使用了黃色煙霧,整條龍在煙霧中若隱若現,場面十分壯觀。
土家族、仡佬族和苗族世代生活在範靜東南麓的怒溪土家族苗族鄉。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婚育、飲食、喪葬禮儀、服飾居住、娛樂活動等方面,形成了各自豐富多彩的民俗、獨特風味的飲食、多姿多彩的原生態歌舞、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學。
“拜墩”是女溪十裏畫廊大灣古寨巴人的傳統民俗活動,內容涉及猜燈謎、給巴唱歌、說幾句話等。每年正月初九開始,大灣八寨每家門前都要擺壹個小凳子,放紅包、香煙等東西。然後在後院堤壩上擺幾個啞謎“碼頭”,讓領舞的歌者來“拜碼頭”,兩人壹組猜燈謎說八字,活躍了春節的喜慶氣氛。猜對了就拆掉壹個“墩”,舞龍者就往前走壹步。如果歌者對過去壹無所知,對天文地理壹無所知,不僅會出醜,玩花燈舞龍的人也會被“碼頭”攔在山外,壹時半會兒進不了山寨。歌手答對後,主持人把“dock”去掉,把紅包給了歌手。師傅還在紙板上鑿了個園洞,在園洞上點了盞油燈,舉著舞龍隊。精明的歌手回答說:“今天,當我們踏入碼頭城時,我們只聽到獅子的鑼鼓聲。秦漢爭霸後,三國軍隊都靠孔明。"主持人用蠟燭、硯臺和柏枝擺了壹個字謎"梁祝",歌手漫不經心地回答:"今天我去平臺拜年,很難猜出我放的墩。我傳唱了柳蔭千古的故事,而我的哥哥梁變成了蝴蝶。”當歌手高喊“紮西得樂”(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時,鑼鼓幹脆鏗鏘,音韻清脆有力,鼓聲震天,把土家族人花燈舞龍過春節的喜慶氣氛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