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時間為1941年65438+2月8日。全長263.0米,寬38.9米,平均吃水10.58米,標準排水量65000噸,公開試航排水量69100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
主機功率153553馬力,航速27.46節,載油量6560噸,續航力16節,7870海裏,20節,5259海裏,27節,2650海裏。
武裝有9門460毫米主炮,155副炮,12副炮,127毫米副炮,24挺25毫米機槍,4挺機槍。
如此巨大的戰艦,再加上上面強大的毫無準備,使得大和號成為當時最強大的戰艦。所以呢?大和?10號戰列艦壹開始服役,從太平洋戰爭開始就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因其噸位大,設備先進,生活條件舒適,被日本海軍官兵稱為。大和酒店?。
這艘巨大的戰艦在太平洋戰爭中很少參戰。雖然據說在萊特灣海戰中擊沈了美國護航航母?岡比亞灣?沒有,但是美軍的記錄是日本人做的?金剛?戰艦USS號沈沒了。如果有,?大和?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戰果基本為零。
要建?大和?日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按照當時的統計,施工?大和?沒有* * *花了65,438+0,378,2000日元,換算成黃金就是65,438+0,265,438+0,34噸,還不包括船廠重建改造的投入。
那麽,日本為什麽要投入巨資建造這樣壹艘在太平洋戰爭中無所作為的巨艦?而且按照計劃,壹次造三艘?對日本有什麽用?
我們現在都知道,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所以,航母才是海洋的主宰。然而,這是從太平洋戰爭中吸取的教訓。日本造的?大和?第三,那還是在大船巨炮論盛行的年代。因此,戰列艦的建造是海軍力量的主要軍事指標。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接管了前德國在太平洋的海外島嶼。為了接下來的擴張,它壹直在擴充海軍實力。為了不被軍備競賽拖垮,世界上幾個海軍強國召開了華盛頓裁軍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最終達成的協議是,美英日三國的海軍實力限制在10:10:6。日本海軍認為,只有實力達到10: 7,日本才有把握防禦來自英國或美國的攻擊。所以,我心裏壹直很抗拒這個約定。
因此,在協議執行期間,日本海軍已經完成了建造,包括?大和?三艘排水量7萬噸左右的戰列艦。這樣,日本海軍的實力將超過10:8,可以確保美日發生戰爭時日本的防衛需要。
同時,日本設計建造了7萬噸級戰艦,也是因為這種噸位的巨輪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這樣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的艦艇就無法互換,只能建造雙巨艦與日本艦隊抗衡。這可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負擔。
就這樣?大和?1號的建造是在1936年日本退出華盛頓條約的同時開始的。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同時加入日本海軍。它的加入讓日本海軍覺得勝利有了更大的保障。
但是通過偷襲珍珠港,大家已經看到了航母的作用。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航母主宰了戰場。在航母戰鬥中屢戰屢敗的日本聯合艦隊別無選擇,只能備用戰列艦。在萊特灣戰役中被擊沈。武藏?“壹號”船長少將·豬口在軍艦沈沒時發來告別電報,在電報中說,我本人也曾是“大船巨炮”學說的信奉者,但在事實面前,現在我承認自己大錯特錯,向國家和人民真誠道歉。?
然而,這時候已經太晚了。後來有個日本將軍感慨地說,如果不造三艘,太平洋戰爭打響的時候,我至少多了兩千多架飛機。那樣的話,太平洋戰爭就是另壹種情況了。但是我覺得日本飛行員的問題也不好解決。那是另壹個問題。
大和?No.1用自己的實戰經驗告訴了世界它的價值。就像日本人自己說的,壹個窮人家省吃儉用做了壹件過年的新衣服,過年的時候去跟富人家炫耀,還是舍不得穿出去。
大和?2號是窮國日本拼湊的新衣服。在美國看來,簡直可憐。日本小心翼翼的保護?大和?舍不得投入戰鬥,但最後還是被美軍擊沈了。
更讓日本人尷尬的是,他們聰明謹慎。所謂美國戰列艦不能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問題,美國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1940 6月14日,巴淪陷的當天,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三項羅宇勝法案,增加了21艘戰鬥艇和22艘輔助艦艇,並將海軍飛機總數從3000架增加到4500架。19年7月,羅斯福總統簽署了國會兩天前通過的“兩洋艦隊建設法案”(羅宇勝-維爾什法案),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海軍力量擴大70%。試圖打造壹支能在大西洋同時擊敗德國和意大利的球隊。在太平洋打敗日本的兩洋海軍。
兩洋艦隊的規劃包括續編4艘?愛荷華州?級戰列艦和五艘新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計劃,哪個?蒙大拿?1級是專門為了對抗日本的大和級而建造的。由於建成後將部署太平洋艦隊,所以不必考慮巴拿馬運河對軍艦的規模限制。預計滿載排水量達到7萬噸,裝備12型406毫米主炮。美國海軍飛機總數也將從第三次羅宇勝法案中的4500架增加到史無前例的15000架。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建造了它?大和?不會,除了能給自己帶來壹些虛幻的自信,連壹點實質性的用處都沒有。我個人認為建造三艘大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