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
本書的歷史背景是慈禧主政的清末時期,清王朝氣數殆盡,山雨欲來風滿樓,國內外各種勢力在中國政治舞臺連番登臺表演。作者淺田次郎,壹位日本作家,從壹個外人的視角來解讀那段歷史,雖不知真假,但其從人性出發的深度挖掘卻具備了壹定的可信性和參考價值。
縱觀本書的脈絡,人物眾多,事件相對比較散,但主要還是註重描繪戊戌變法大時代背景之下每個人物的命運,以人性化的視角,對每個人物的行動給予了合理化的註解。作者通篇采用花開數朵,各表壹枝的寫作手法,把人物與故事在各章節迂回穿插展開,看第壹遍時覺得頗為不過癮,因為故事情節不能連貫,難以讀來壹氣呵成。第二遍幹脆就跳著讀,把人物故事串聯起來,終於順暢多了,讀得也更加酣暢淋漓,回味無窮!
小說具有壹定魔幻色彩,寫得也比較感性。壹邊是宿命的指引,龍玉象征真命正統,葉赫那拉的詛咒,文曲星陪王伴駕,以及昴星掌控天下財寶等等。另壹邊卻是善意的謊言,如夢如幻般考場換卷,以及龍玉離奇失蹤,冥冥中乾隆的幻象指引,“不承天意也能把握幸福”的人轉動星宿,政治被化解為柔情。現實和想象之間,亦真亦幻,難以分辨,也說不清道不明!這與以往所呈現出來歷史人物的樣子完全不同,而書中展現出來的這種悲觀到極致之後的迸發,使信念如黑暗中誕生的微弱之光,壹路指引前程,披荊斬棘,向死而生。至此,什麽昴星照命,什麽宿命天定,都不及人對於生存的渴望,親情的眷顧以及信仰的追隨!
神秘的白婆婆
韃靼星相師白婆婆,來歷出身俱不可考,原在朝廷供奉,據說她小時候曾經見過乾隆帝,因而沒有人真正清楚她的實際年齡。她擁有神秘的力量,懂天象善占蔔,能準確預知未來之事,她的系列預言可算是貫穿全書的主線,每到壹些關鍵節點和大事件幾乎都會有她的身影出現。早前因為先知先覺且直言不諱,得罪天家,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而她卻似乎更是無處不在,無所不曉了。靜海的梁家屯,她逮住夥同春兒大哥偷雞蛋的梁文秀,預言他乃星宿下凡,必將高中狀元,陪王伴駕,並掌管天下政務。與此同時,又預言而他家族重點培養的哥哥梁文源必定落榜且終生與科考無緣,於是又被趕出了梁家屯。而她反復強調春兒是昴日星宿下凡,將來要掌管天下壹切財寶,這卻是個善意的謊言!因為她明明知道春兒和大哥都將熬不過貧困饑荒而早夭,卻不忍心這麽壹個善良懂事而且內心陽光的孩子就這麽輕易離開人世。於是便撒了這個謊,卻正是這樣,讓春兒以信念的力量壹直和命運抗爭著,不惜代價,不屈不饒,從而最終改變了他和家人的人生軌跡。她還與科考的榜眼王逸有交集,這壹段非常有意思。直隸省的某處繁華集市,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白婆婆潦倒路邊擺攤算命,與乞者無異。王逸看到後,先是給了銀子和鮮梨,她卻又非分地索要年輕榜眼的擁抱和壹個吻,路人紛紛駐足笑罵這個瘋婆子。而王逸也真非常人,居然就滿足了她的願望,於是他得到壹個天啟:土木金三星即將發生碰撞,預示大災難降臨京城,而他最好是“靠著李樹好乘涼,鴻翼之下得升天”!不得不說,吉人自有天相,王逸後來遵照李鴻章的指示去行刺袁世凱,因手槍卡殼而功敗垂成。但居然在身陷囹圄後,又被專門給他送牢飯的小梅姑娘舍身搭救。王逸此人,自小被世家收養,天資聰明,行事風格獨特,骨子裏有軍人的血氣和武勇,長得也魁梧英俊,應該是頗有女人緣那種直男,他能碰到白婆婆和小梅這也是他個人造化。後來他逃到湖南湘潭地界,在某個小山村,遇到壹個神奇的少年,並收他為弟子,書中隱隱暗示,這便是後來的壹代天驕毛澤東。還有探花順桂,她也大致提到過,他的家族是作為愛新覺羅氏的守護者角色而存在的,而慈禧作為葉赫那拉詛咒的執行人,二者勢必不能***存於世,後來順桂果然在火車站慶典上欲親自炸死慈禧,結果未能成功而成仁,這也直接激化了帝黨和後黨間的矛盾,使變法失敗的大結局提前上演。總之,白婆婆是書中壹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她神龍見首不見尾,神秘而又傳奇,她的預言推動著《蒼穹之昴》系列故事的發展演變,給本書帶來濃厚的魔幻主義色彩。
不壹樣的慈禧
歷史本就是壹團模糊糾葛的迷霧,本書寫了慈禧太後作為壹個母親,壹個帝國晚期的統治者的無奈和堅持,在我們看來多數題材將其妖魔化或者扁平化,但是更應看到人性的復雜與時代洪流的密切相關。
慈禧所處時代,西方世界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西風東漸,正是亞洲封建落後家覺醒圖強刻意求新的關鍵時刻,日本就在這時興起明治維新,壹躍成為世界強國。隨後,清王朝也掀起壹場家存亡生死攸關的戊戍變法運動,但是被以慈禧為首的頑固守舊派發動變,維新變法慘遭夭折,導致中華民族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這是中華的悲劇,也是慈禧個人的悲劇!
按書中交代,得龍玉者得天下。因為這顆天授皇權的龍玉早已在乾隆朝失蹤,現在根本不知會在誰的手中,而鹹豐同治光緒這些個愛新覺羅氏男人們的不能雄起,這使得慈禧作為壹個掌握國家大權的女人,陷於極度無奈恐慌和頹喪中。她只好時時向乾隆這位十全老人的幻像傾訴諸般苦楚,尋求幫助和慰藉,而最詭異的是,乾隆作為大清壹個近乎完美的皇權統治者,居然說出了天下都是虛的,不能把權力把控在壹人之手,皇家應還政於萬民的民主思想。他的意思是,中華四萬萬子民,地大物博,物事駁雜,不可學法國激進革命,需要有人堅守,徐徐變法改良以圖之。而這個堅守者就是慈禧,需要她的作為以完成對萬民的救贖。這讓慈禧內心很糾結,壹方面她要成為壹個王朝的終結者,讓中華民族走進新時代,另壹方面她又必須維持大局,不能讓清王朝瞬間崩潰,陷國家和百姓於水火之中。於是就產生了壹個雙面太後,人前端莊貴氣,生活奢侈,處事冷靜,霹靂手段,甚至有時暴虐無道,可能因為菜不和胃口而杖斃宮人,戲不好看而重懲藝人。而人後卻又成了壹個精神空虛孤獨無助的小女子,她需要時不時跑到乾隆晚年生活的小佛堂找到精神寄托,需要光緒的親情依賴和孝順體貼來安慰,需要李蓮英的無微不至的貼心到肉麻變態的對待老佛爺般膜拜和伺候,需要春兒的陽光心態照耀到人性的弱點,拂去心裏陰影。寫到這裏,壹定要提下榮祿這個人,這絕對是壹個奇葩人物,不學無術,剛愎自用,簡直狗屁不是的壹個人渣,居然是翻雲覆雨執掌乾坤的慈禧少女時代的初戀。當初慈禧被選入宮,榮祿雖不能預知她將來會登上大清權力巔峰,也知道可以搞點感情投資,心中對這女子雖無真愛,卻演出壹場對自己深愛的女人因地位低微無力把握愛情,只能割舍成全並目送情人離開的催淚大戲,徹底收割了最初還單純,且愛著這個外表看起來頗陽剛男人的少女那拉氏。等到慈禧在宮中崛起,榮祿自然在官場和軍界也混得風生水起,而且他壹輩子利用這份特殊的關系,營私舞弊,胡作非為,居然歷經三起三落而不倒。他的秘訣就在於,他會對壹個本不愛的女人說我愛妳,從妳進宮前壹直到現在,我的心裏沒有別人慈禧的壹顆少女心就這樣被榮祿保管著,即便榮祿和李蓮英聯合密謀害死了朝廷重臣楊喜楨,居然還是得到了寬宥,甚至不久後還代表後黨逐步執掌軍政大權。榮祿的鉆營和弄權之術,甚至還為自己贏得了壹個真誠的崇拜者袁世凱!以上種種,從人性的角度探究慈禧此人,比較符合情理,邏輯上也成立,可以確定,慈禧絕對沒有被妖魔化所形容那般壞,但作為壹個玩弄權術的統治者,也肯定不能算是什麽好人,她只是壹個權力寶座上的演員,妳們所看到的不壹定是她真實的自我,壹位雙面太後,正是那不壹樣的慈禧!
末代狀元和拾糞小子
末代狀元梁文秀,未來維新派的領袖人物之壹,與恭親王,楊喜楨,康有為,譚嗣同等組成帝黨核心。拾糞小子李春雲,也就是春兒,未來慈禧太後身邊的大紅人,掌案太監,精通烹飪和唱戲兩大絕技,地位直追李蓮英大總管。這兩人都是本書的主要人物,前面已經提到,白婆婆分別對他們做了真假星宿照命方面的預言。此二人關系非常密切,童年是抓鳥玩泥巴的玩伴,進京趕考時是少爺與小跟班,而在之後相當長時間裏,因為分屬帝黨和後黨,他們是不相往來卻依然情深義重的兄弟。梁文秀壹直默默關註春兒在宮中的成長,盡力照顧好春兒唯壹的妹妹玲兒,而春兒同樣牽掛著梁文秀的榮辱安危,在變法失敗後想方設法保全了梁文秀。
有人說梁文秀的原型就是梁啟超,作為維新派領袖確實像,但實際應該是中國最後壹個狀元張謇,清末狀元、實業家,他的老師就是片中楊喜禎的原型翁同_。梁文秀是庶出,在家族裏自然地位不高,他的親生母親是壹個朱姓的小妾,此人性情溫順,知書達禮,據傳可能是前朝公主隱姓埋名而來的,在臨終前隱約告知梁文秀他的身份是不壹般的。由於從小不被看好是改換門庭的主角,他幹脆裝作玩世不恭,平日裏根本不顧及什麽少爺身份,和壹幫佃戶家的孩子廝混,抽煙喝酒偷雞蛋,有時還戲弄戲弄河邊洗衣女,更熱衷於結交三教九流人物,比如刀子匠皮五,專為太監凈身的,壹般人避之唯恐不及。梁文秀讀書刻苦,但絕不讀死書,他接觸社會底層,體察民間疾苦,思慮成熟,人情練達,做出文章自然也是立意高遠非同凡響。因此,梁文秀的科考壹路順暢,由生員到舉人,到進士,再狀元,從來沒有掛過科,仿佛出人意料,實則合情合理。書中花了大量筆墨來描述會試的情境,那真的是壹個很壯觀的大場面。數萬舉子從全國各地匯集到京城參加會試,寒窗十載甚至數十載,成敗在此壹舉,壹篇文章定終身,誰敢不拼命啊?!首次參加會試的年輕舉人梁文秀雖然也很緊張,然而卻有著獨特的解壓方式,他在客店住下之後,就開始領著春兒在紫禁城附近到處轉悠,壹不小心還碰到五千宦官之首的李蓮英大總管,壹場虛驚後便去酒館喝酒,再跑到上刀子匠皮五家裏去串門,和春兒***同見識了令人心驚肉跳的凈身過程。在那裏,春兒還結識了蘭琴,壹個秀秀氣氣的文弱少年,日後成了光緒身邊的掌案太監,這又是另外壹場兄弟情義。數日後,終於正式開考,各路舉子帶著三天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紛紛進入到國子監的某個小格子間,數聲炮響後,大門徹底關閉,這數萬讀書人就將在這三天裏按給出的題目,使出渾身的解數完成壹篇八股策論,為朝廷獻計獻策,提出自己的安邦治國理想和方略。在此期間,梁文秀認識了鄰居的王逸和另外壹個頭發花白的老舉人。老舉人身體不好,總是咳嗽,帶的生活用品又相當簡陋,幾十年科考失意,非常清貧,壹身舉人的籃袍子都嚴重褪色了。交卷的前夜,老爺子在完成答卷後咳血身亡,臨終前交代梁文秀務必用他的答卷,說必中頭名。說來奇怪,梁文秀居然真的好像換卷了,可字跡又偏偏是自己的,壹切如有神助,梁文秀果然成為大清朝史上最年輕的狀元!他後來為了挽救大清朝的命運,他積極支持皇帝維新變法,力圖以變法興國,以改變人民的生活,他不顧生命安危,與慈禧太後樹敵,在力薦皇帝兵變失敗後,救國無忘的梁文秀痛心欲絕,給光緒帝以兄弟名義留書壹封,帶著玲兒流亡日本。
提到春兒,先要用以下壹小段來形容:如春風輕拂楊柳,魚兒暢遊小溪,鳥兒鳴叫山澗;如白雲悠悠藍空,燕子蝴蝶雙飛舞,樹葉婆娑有蟬鳴;如心靈之花撫過眾人的心海,飄過深宮裏的上空,余香繞梁不絕。他就是能給人這樣的感覺,尤其是對於慈禧。
這個靠撿拾街道上冰凍的牛糞馬糞維生的窮小子春兒,遇到了占星師白婆婆,白婆婆說他是天上的昴宿星降生,他的命與乾隆、秦始皇壹樣,未來將“盡取中國壹切財寶納入囊中”。她的預言,支撐著苦命的春兒活下去,當他兄長死於饑餓後,他自閹入宮,經過壹番奮鬥和壹眾退役老宦官的扶持,成為慈禧身邊的大紅人,接替李蓮英之位,白婆婆的預言似乎又真的應驗了。
春兒,不是壹個作者單純虛構出來的人物,如果說春兒是以壹個人的姿態存在於作者的心中的,那麽必定會有缺點,因為人無完人。可是和人比較起來,春兒更像是壹個完美的精靈化身,即便身體的殘缺和宮中的人情冷漠以及黑暗的爭鬥也不曾改變他半分。引用李蓮英的話講:蘿蔔進了醬菜缸,白不了幾天!可是春兒這根蘿蔔卻始終都是白的。
那麽這個虛構出來的春兒到底在慈禧的生命中扮演著什麽角色呢?或許,春兒是慈禧心底隱藏著的最柔弱最善良的壹個角落。幾十年在權力爭鬥的漩渦中摸爬滾打,早已經磨掉了慈禧原本的天真爛漫。她也是個女人,曾是個妻子,也曾是個母親,當丈夫和兒子雙雙撒手人寰,她想要活得好些就只有靠丈夫和兒子以外的東西了——那就是權力。春兒的到來,給慈禧的生活裏增添了許多歡笑。她時常被他的善良純真所感染,時常為他如靈鹿般清靈躍動而纖塵不染所折服,她甚至不忍心叫他看到殘酷的宮鬥而有意支開他。不難看出,她很在乎這份純潔,就像是在呵護自己的寶物壹樣小心而不露聲色地保護著春兒。這樣的春兒,實在不該屬於宮廷,他應該回歸到自由的天地
最後總結壹下,《蒼穹之昴》絕不是純粹在寫歷史,若用嚴肅的歷史觀來衡量它的好與壞,未免太過苛刻,也失去了它的韻味。因為太註重歷史的結果,我們往往忽略了演繹了那段歷史的人們,將他們的所有情感和掙紮拋進歷史大河中任其被湮沒。人們喜歡跟著大流去看歷史,願意和能夠靜下來用自己的判斷力去審視歷史的人,少之又少。所幸,這很少的壹部分人,正在漸漸嘗試著向人們還原那些被歷史的洪流沖刷得模糊的情感。以人性來解讀清末歷史,這就是《蒼穹之昴》!
如何評價電視劇《蒼穹之昴》?
非常優秀的電視劇,首先畫風,文化,化妝都十分到位,整個劇情豐富有些厚重和陰郁,透露著宿命感,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都可以被理解,不再是沒來由的反派與正派鬥爭,劇情非常具有吸引力,人物尤其是田中裕子飾演的慈禧,極其豐滿。這樣的表演並非為了洗白慈禧,而是給我們更多的思考空間,把她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看她。壹顰壹蹙,似喜非喜,含笑怒罵,或淩厲嚇人,各個尺寸拿捏的非常好,有她的雍容華貴,有她的威嚴,也有她的多情。
趙麗穎最受好評的五部劇:《知否》才排第二,第壹妳知道是哪部嗎?
第壹《楚喬傳》
作為這部電視劇原著小說的忠實粉絲,被劇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也被男女主之間的愛情深深著迷。這部劇成功的壹面,在於演員選的確實好,從趙麗穎的楚喬,林更新的宇文_到竇驍的燕洵,李沁的元淳,可以說都是新生代演員中頗有演技和實力的壹批。
電視劇和小說必然是不同的,在劇情設定上來說,電視劇的進度更快,展現的男女主二人的感情線也更加清晰。在電視劇播出之後,宇文_這個角色可謂是受到了萬千女性的追捧,林更新將男主對女主的感情刻畫得細致入微,雖然他前期並不承認,只說是利用,才讓星兒以為他不愛她並和燕詢被囚禁三年並且回到燕北,他的愛隱忍,大度,我愛妳,我願天高海闊任妳魚躍,妳要自由,我便為妳指路,放妳天地翺翔,也正是這份愛妳在心口難開的感情,引得人潸然淚下。
趙麗穎將楚喬這壹人物刻畫的非常成功,在電視劇播出之後,網絡上更是高呼,繼趙麗穎之後再無楚喬,我深以為然。她和男主雖然立場不同,但二人的本心卻都是壹樣的,他們同情弱小,立場分明,目標壹致,都是為了信仰而戰,這樣的二人,怎能不說是天生壹對。
整個劇中最惹人眼淚的應該就是電視劇最後的冰湖了,宇文_為救楚喬,被燕洵設計,最終站到力竭,墜入冰湖,為了所愛之人,明知是陷阱,卻偏要往裏跳,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這種愛情,應該是每個人都無限向往的吧。雖然電視劇並沒有最終結局,但是,這樣的感情,還是讓人無比感動。
第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該劇延續了正午陽光出品的影視劇壹貫的優良品質,並且打破了正午劇此前高口碑、低收視的瓶頸。劇情、演技、服化道等各個方面,均沒有辜負業界及觀眾的超高期待,值得壹看。
從劇情看,故事完整,劇情吸引人;從演員來說,從主角到配角甚至群眾演員均演技在線,讓人看得賞心悅目;而在服化道及畫面方面,該劇也體現出了壹種高級的美感。
第三《花千骨》
電視劇《花千骨》選角比較出色,我對原著小說甚為喜愛,深諳故事中之精髓及人物的之形象。花千骨這個角色似乎就是為趙麗穎而設的,均具備了花千骨的外表與神韻,霍建華在劇中的表現被許多觀眾詬病,實則,原著中的白子畫就是這麽壹副面癱的形象,泰山崩於前處變不驚,無情無愛的冷淡之人。
然而,若真心喜歡原著的,恐怕接受不了電視劇。盡管電視劇有它的拍攝優勢,原因故事被改得面目全非,作為壹個原著粉完全不能接受電視劇《花千骨》。許多不可缺的情節要麽被省掉,要麽被合並改成了面目全非的張冠李戴,小說中蘊含的佛學思想,正與邪,對與錯的交戰皆沒被呈現出來,若對原著熟悉這些都是《花千骨》的精髓所在。
第四《杉杉來了》
《杉杉來了》這部劇是具有突出藝術成就的,相當不錯的國產言情劇比起其他的偶像主題劇,《杉杉來了》所傳遞的溫度和觀念非常吸引我,同時也被劇情和演員們的演員深深打動。
第五《陸貞傳奇》
這部劇的封面構圖實在太漂亮了,C位的趙麗穎奪走了我的全部視線,誰說大眼睛小圓臉就擔不起大女主了?明明氣場十足又討喜。就算當時我不是湖南衛視的ncf,本顏控也是絕對會看這部劇的!
更值得壹提的是,雖然劇集這部劇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但是再看《陸貞》的服化道還是很精致的,把主演們的高顏值襯得很到位;四位主演的演技和cp感也都有目***睹,愛恨情仇、宮闈密鬥,精彩飽滿的劇情讓觀眾追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