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沿革
古代濮獠部落世居於茅臺古地,此地馬桑樹漫山遍野。故得名“馬桑灣”。後來在赤水河東岸發現了壹股純凈的的泉水,濮獠部落砌了壹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來往行人飲用,深得人心,時間長了,人們便稱此地為“四方井”,代替了“馬桑灣”。
此後,沿河地帶人類活動頻繁,逐步開發,歷代濮獠人在街後築土臺,立燈桿祭祀祖先,對先人開荒破草表示崇敬,慣稱“茅臺”,茅臺從此有了名稱。有地有名,人氣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
西漢成帝年間,夜郎地區生產力進步,糧食生產有了剩余,為釀酒業的興起提供了物質條件。
元朝以後,在縣以下分設寨、村、坪、部、才正式定名為“茅臺村”(最早記載茅臺茅臺村這壹地名的,是元末明初懷德司安氏族譜)。後來又稱“茅村”。
明朝,茅臺街上修了萬壽宮,在宮外建有壹座極為罕見的半邊橋,當地居民,過往客商過半邊橋去宮裏進香拜佛,因此人們又叫茅臺街上為“半邊橋”。
明代以後,茅臺日益富裕繁榮,又在赤水河兩岸修建了九座大廟,並在其中的觀音寺,禹王宮內珍藏了三面東漢銅鼓(已經出土壹面),故而又叫三鼓寺,茅臺村因此又名“雲鼓鎮”。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貴州總督張廣泗奏請開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鹽經赤水河道運入,至茅臺起岸,稱“仁岸”,成為川鹽入黔四大口岸之壹。
由於水陸暢通,八方商賈雲集,運鹽馬幫和舟楫絡繹不絕,市場繁榮,成為“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家惟儲酒賣,船只載鹽多”的繁華集鎮,是黔北物資的主要集散地。
因而壹度改名“益商鎮”,簡稱“益鎮”。但終因人們習慣稱茅臺,已經難以改變,因而再度改為“茅臺鎮”。
2、簡介
茅臺鎮是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下轄鎮,位於貴州高原西北部,大類山脈西段北側,北靠遵義,南臨川南。茅臺鎮地處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
在郁郁蔥蔥的河濱地帶,建有“紅軍烈士陵園”和“紅軍渡河紀念碑”, 赤水河航運貫穿全境,仁藺、茅丹、茅習、遵茅公路匯聚於此。茅臺鎮是連接川黔的重要樞紐,也是連接歷史名城遵義和國家級風景區赤水的通道。
茅臺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寫照。茅臺鎮是中國醬酒聖地,域內白酒業興盛,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茅臺四渡赤水。茅臺鎮集古鹽文化、長征文化和酒文化於壹體,被譽為“中國第壹酒鎮”。
擴展資料:
1、茅臺酒:
茅臺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茅臺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壹,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壹。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臺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澱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壹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1996年,茅臺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臺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務院又批準將“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茅臺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13年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調整“茅臺酒”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範圍。
2、典故:
東方旋風周恩來日內瓦會議成功靠“兩臺”:
壹代名相周恩來總理壹生最重“茅臺”,最關心“茅臺”,也深受茅臺人民的敬重和愛戴。他壹生與茅臺酒有說不完的故事,這裏只摘取他用茅臺酒作為外交的壹朵浪花。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兩個多月後,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越過三八線,中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朝兩國軍隊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十六國軍隊整整打了三年,終於迫使他們坐下來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
1954年4月,為了解決停戰後的朝鮮統壹問題,為了和平解決印度支那問題,周恩來率代表團前往瑞士日內瓦出席國際會議。
這是新中國領導人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第壹次正式亮相,引起了輿論界極大興趣。相繼到達日內瓦的有那時候世界風雲壹時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其中有: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英國外交大臣艾登,法國外交部長皮杜爾。
新中國第壹次以五大國之壹的地位參加國際會議,使壹直不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在事實上不得不認可中國的國際地位。
對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外國記者說:這是壹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著壹批更為年輕的紅色外交家。不久,他們才從周恩來傳奇生涯的簡歷中,知道他是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上,以驚人的智慧和才能,積極靈活的展開外交。在會議召開的第二天,便以中國代表團的名義舉行了招待會,招待各國代表、新聞記者和國際友人,茅臺酒以其優秀的品質,壹下子成了宴會上的話題。賓主十分高興,在品評著茅臺酒中頻頻舉杯溝通感情,茅臺酒在與會國家的代表中出盡了風頭。
在和西方國家代表唇槍舌戰的時候,《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充滿人情味的中國戲劇片也成了日內瓦會議場外的熱門話題。
為了讓西方人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感情,周恩來把片名翻譯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隨後又送給了住在萊蒙湖畔的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卓別林也是在這次會上第壹次喝茅臺而把它稱為“真正的男子漢喝的美酒”)。
因此,雲集日內瓦的外交官們感慨地說:周恩來不僅用藝術促進了外交,同時也把外交變成了壹門藝術。
回國後,周恩來總理向黨中央匯報時,感慨頗深地說:“在日內瓦會議上幫助我們成功的有‘兩臺',壹臺是‘茅臺',壹臺是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
百度百科-茅臺酒
百度百科-茅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