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茫茫高原雪域西寧之旅西寧西羌古城唐蕃古道

茫茫高原雪域西寧之旅西寧西羌古城唐蕃古道

茫茫高原雪域西寧之旅西寧西羌古城唐蕃古道

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的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省會。西寧自古就有人類活動。根據文字記載和考古發掘,這裏最早的居民是羌人,在商周時期被稱為“羌戎”。“羌”指從事畜牧業的羌人,“戎”指從事農業的羌人。羌人後來成為漢族祖先的壹部分。1923年在青海省湟中縣卡月村首次發現的卡月文化,是古羌人的文化遺存。據測量,加賀文化距今約3000年,相當於中原的西周。加賀文化分布在東至甘肅、青海交界處的黃河、湟水兩岸,西至青海湖周邊,北至祁連山腳下,南至阿尼瑪卿山北。湟水中遊的西寧盆地文化遺址最為密集,顯然是其分布的中心。當時羌人普遍過著定居農業為主的生活,畜牧業占很大比重,以狩獵采集為主。從隨葬品的性別差異來看,男女之間已經有了明顯的社會分工。石器在加賀文化中被廣泛使用,但它已經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在遺址中出土了許多青銅器。

西寧是壹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漢武帝在此設西平閣,北宋崇寧三年(1104)改為西寧府,西寧之名由此開始。西寧這個名字大概就是西方和平的意思。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鎮守西寧,可從右控制青海,從左引甘肅、涼,從內屏蔽中原,從外限制羌、戎。西寧不僅戰略地位重要,也是古代東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都經過這裏。

西寧地處內陸,海拔高,夏季涼爽宜人,是理想的避暑勝地。西寧也是壹個多民族的社區,在這裏妳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古跡。

路斯南路青海路

絲綢之路有南北兩條路。青海南路自古就有,河西走廊暢通時,青海路作為輔路存在。河西走廊封鎖的時候,青海是東西方的主要通道。

公元四世紀前後,河西走廊出現了梁倩、侯亮、北涼、西涼等政權,相互爭鬥,相互稱霸。頻繁的戰爭使青海暫時成為絲綢之路的要道。東晉隆安三年(399),著名高僧法顯取道西寧赴印度求法。這是第壹部有文字記載的經青海下西洋的史實。魏晉南北朝、北宋時期,青海路是東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絲綢之路青海路的主線是從今天的臨夏到民和、西寧到青海湖的河湟古道,從青海湖經柴達木到新疆格強的仲強路。路線從甘肅臨夏(賀州)出發,從民和縣孤山進入青海,經樂都古城,經黃霞到達西寧,西至多巴,北轉夏門,進入青海湖北岸。在流入青海湖的布哈河上,有壹處吐谷渾王城遺址,是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中繼站。商隊在此稍作停留,然後向西進入柴達木盆地,穿過盆地進入新疆。絲綢之路青海路沿線大部分線路走向與現有的甘青公路、青新公路基本壹致。

通天河唐僧遇險了。

西遊記唐僧師徒取道青海、玉樹去西域。玉樹東面有壹條通天河,意為通天之河。有“通天河據說是天河下遊”的說法。通天河兩岸山勢陡峭,山谷迂回,水流湍急,是“海藏通途”的壹大天然屏障。過去通天河上只有壹個小渡口,有壹首歌謠唱道:“通天河洶湧澎湃,要過如河的冰橋。”夏天坐牛皮筏過河是很危險的,船經常失事,人也經常遇難。唐僧師徒來到通天河的時候,觀音蓮池的金魚妖怪正在霸占河底老白鸛的水房鬧事,禍害百姓。金魚使用了壹個技巧來凍結河水。唐僧師徒在冰上過河時,突然破冰抓住了唐僧。孫悟空邀請觀音帶走金魚妖怪,救出唐僧。老巨人感謝孫悟空幫助他收復水怪府,並背他們過河。不到壹天,他就走了八百裏到達天河。最後,唐僧問佛祖,什麽時候才能脫殼得到壹個人體。唐僧壹行取經回來,在河邊遇到了老白鸛。老鯰魚帶著他們來到東海岸附近,問佛陀什麽時候可以脫殼。唐僧壹心取經,忘了幫老鯰魚問佛。壹氣之下,老人抖了抖身子,帶著師傅和徒弟連馬壹起掉進了水裏。上岸後,唐僧將濕漉漉的經書曬在附近的壹塊大石板上,這塊石板後來被稱為“曬經臺”。沒想到石頭上沾了好幾卷“佛經”,尾巴也沾了。至今“本經”殘缺不全,經書之言留在曬臺。

婚姻通向美好的道路。

中原與西藏之間的通道,可能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只是到了唐代才在史書中發現。青海是進藏的必經之路,唐與吐蕃的交通大道穿越青海,到達拉薩。

在李唐崛起的同時,吐蕃王朝在青藏高原上崛起,從三十二贊普棄宗贊(即松贊幹布)開始日益強大。才華橫溢的吐蕃贊普松贊幹布仰慕中原文化,羨慕吐谷渾與唐的婚姻,派使者到長安求婚。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吐蕃首次向長安派出使節。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為妻。文成公主入藏,揭開了唐藏關系的新篇章,開辟了唐藏大道。在此後的兩百年間,唐蕃關系的主流是和諧共處和友好往來。已經有191名記錄在案的使者。唐蕃古道成為唐蕃友誼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唐蕃大道起於長安,經今水藍、蘭州轉入青海,經民和、樂都、西平(山城)、林凡(今鎮海堡)至湟源,沿羌水(藥水)至庫山、赤嶺(日月山),經尉遲川(倒淌河)、庫巴代、王小街米紮、莫力依。唐蕃大道在青海境內長約1000公裏,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青康公路。氣候極寒,人煙稀少,旅途異常艱難。

壹路的弦歌,今天還能聽到

七世紀初,吐蕃首領松贊幹布統壹青藏高原各部落後,對唐朝文化推崇備至,多次派使節到長安結婚。貞觀十四年(640年),松贊幹布派出的宰相魯東贊布以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再次求婚,唐太宗答應文成公主嫁入吐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松贊幹布親自在東邊的渤海(今青海鄂陵湖、紮陵湖)迎接。文成公主壹路進藏,留下了許多遺跡和傳說。其中,青海玉樹結古鎮以南白那溝的文成公主廟最為著名。文成公主途經西藏玉樹,受到當地藏族領導和群眾的熱烈歡迎。為了報答和感謝當地藏族人民,公主在這裏生活了壹段時間,以身作則,幫助當地人民學習農耕和紡織。白那溝對面的山坡上,還有壹座據說是當年公主教種地的山脊。相傳文成公主在紮陵湖遇到松贊幹布,壹路翻越巴顏喀拉、通天河,來到玉樹白那溝。這位從小信佛的公主認為,壹群人通過天險巴顏喀拉和永恒天險通天河,是佛祖幫助的結果。為了表達對佛祖的感激之情,公主親自帶領工匠在白那溝的巖壁上雕刻了幾十尊佛像和許多佛塔。文成公主走後,遠近的和尚、善男信女都來百納溝朝拜,很多人模仿公主,在懸崖上雕刻佛像、經文。久而久之,百納溝幾乎所有的巖壁和石頭上都刻有佛像和經文。據說有壹年,拉薩幾個高僧路過,想在這塊石頭上蓋個鍋。他們走遍山溝,發現每塊石頭上都刻著佛像和經文,最後只好放棄。他們回到西藏後,大肆宣傳,許多藏民不遠千裏前來朝拜。

唐中宗景隆四年(710),金城公主下嫁藏王,棄官而承包贊紮普,路過百納溝,瞻仰了文成公主留下的九尊佛像。當時佛像是露天的。為了保護文成公主免受風雨,她派人在石佛像上修建了“文成公主廟”加以保護。這是中國唯壹的文成公主廟,但祭祀的不是文成公主。該寺坐北朝南,是壹座獨立的藏式平頂建築。這座寺廟規模很小。寺內巖壁上,浮雕著兩只雪獅馱著的九尊大佛。中間的主佛高7.3米,兩邊的八個侍者高約4米。整組浮雕依山而立,人物造型憨厚,神態恬靜大方,形神兼備,顯示出高超的雕刻技藝。遠近的喇嘛和遊客經常來這裏朝拜。

  • 上一篇:集思廣益,答案很精彩,多感謝壹點。
  • 下一篇:街頭拍賣收藏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