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心雜識》說:“長沙茶具為天下精美,每對由300顆白金星(衡器上的計數點稱為星,金銀時代用星數——作者註)或500顆星制成。茶皆有其事,外存大股銀。越南總理帥坦利品嘗了黃金和200枚金幣才進入榜首。"
《清波雜誌》說:“凡茶宜錫,若以錫為組合,適而不奢,茶味若以紙糊……”宋末發明了蒸青散茶的方法。喝散茶時,不要磨成粉,沖泡全葉,不要用鹽調味,要註意茶葉固有的香味。蔡襄在祐元年至祐五年(公元1049~1053)所作的《茶經》是當時的壹部傑作。器具論第二部分詳細闡述了焙茶、茶籠、鐵砧、茶碗、茶杯、茶匙、湯瓶的性能和用途與茶湯質量的關系。
元代茶壺的變化主要在於壺嘴。宋代壺嘴多在肩上,元代則移到腹部。此時,江西景德鎮的青花瓶聞名天下。藍色花瓶不僅在國內珍藏,還遠銷國外,尤其是日本。由於“茶湯之父”諸光特別喜歡這種茶具,青花茶具後來被命名為“諸光青瓷”。天目茶碗也傳到了日本。公元12世紀至14世紀,日本佛教高僧赴中國天目山佛寺學習,帶回天目山茶碗,上漆黑釉。因此,在日本,人們把這種黑釉陶器稱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黃天目、白日眼、黃劍、黑曜石變、油滴龜燈、灰潛兔毛燈等。
宋代以後,飲茶註重品質,茶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次紓《茶疏》曰:“今純白為佳,貴於小。”
到了明代,品茶瓷的顏色還是白色,瓷器的造型也是又貴又小。當時很多瓷窯都生產小巧玲瓏的白色茶具。同時還有壹種“洗茶”,形似碗、猛,底部有孔。它是用來在喝茶前清洗茶葉的。中國瓷器於16世紀出現在法國市場,令法國人驚嘆不已,贊不絕口。明代中期以後,使用瓷壺和茶壺的時尚又出現了。
到了清代,廣州織金彩瓷、福州脫胎漆器等茶具相繼興起。
近年來,浙江上虞出土了壹批東漢時期的瓷器。出土的器物有碗、壺、杯、茶杯、器皿等。經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浙江等地考古單位鑒定,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具。這對研究古代瓷器茶具具有重要價值。
唐代茶具在中國茶具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這與飲茶的傳統和方式密切相關。當時飲茶之風十分盛行,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茶具的生產,尤其是產茶地的瓷窯發展更為迅速。越州、梧州和瓊州是盛產茶葉和瓷器的地方。此時直接用於飲用的茶具是杯(陸羽在《茶經》中稱之為碗),比碗小,腹淺,壁斜直,足如玉,最適合喝茶。由於制作精細,釉面光亮,該燈備受關註。最著名的是越窯燈和邢窯燈,可以代表當時的南清北白兩大瓷系,都是當時的貢品。越窯燈和邢窯燈在造型風格上有明顯的區別。越窯燈是“唇不翹,底翹淺”,邢窯燈重,外口無凸唇。唐代南方青瓷以越窯為代表,主要窯址在浙江上虞、余姚、紹興等地。越窯燈是陸羽在《茶經》中推崇的壹種窯具,用“如玉”、“如冰”來形容越窯燈的釉色之美,在當時影響很大,主張很多和,如顧況的《茶賦》:“蜀鐵如金鼎,泥如玉。”孟郊《周人祖向朝仙乞茶》:“孟明玉之花盡,荷葉空”;韓《恒堂》詩:“月甌犀液送茶香”;許渾《晨起》詩:“秋水清”;李群玉的詩《龍山人惠始面坊團茶》如“紅爐煮霜枝,甌中澆井花”,是贊美越窯燈的名句。這裏收錄的越窯青釉燈(圖19,右圖)不僅是唐代最流行的款式,也是唐代越窯的大宗產品,都是唐代的典型器物。唐代越窯燈座口壹般較短。浙江寧波出土的壹批唐代青瓷器,茶盞有燃盤,盤口卷曲成荷葉狀,茶燈形似花。代表北方白瓷主產區。唐代李肇《唐史補》講到姚興之口:“凡賄賂之物,廢於用者,不可記。絲布是衣,麻布是包,氈帽是蓋,皮子是帶,內丘的白瓷,段曦的紫硯,天下大同。”白居易說“白瓷很幹凈。”石皎然詩日:“素瓷白香。”陸羽的《茶經》也認為邢瑤戰“似銀”“似雪”。此處收錄的邢窯燈(圖28,左)器口闊,唇翹,腹斜弧,足如玉,通體白釉,造型靈動,釉色淡雅。陜西、河南、河北、湖南甚至廣東的唐墓中經常出土邢窯戰,可見邢窯戰在當時是“萬能”的。晚唐時期,茶杯的樣式越來越多,有荷葉形、海棠形、葵花瓣形等,其足型也由玉足改為圈足。這裏收藏的晚唐時期的越窯燈和邢窯燈是這壹時期的代表性器物,可與初唐時期的茶燈相媲美。
茶具中除了陶瓷制品,還有金銀制品。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唐代地宮出土唐代宮廷使用的茶具。金銀制成的茶具更加華麗。這裏收錄的菊花形金燈(圖25,右)是用口腹部的菊花花瓣做成的,腹部向下收斂,腳上的菊花花瓣向外,燈的中心用菊花雄蕊裝飾,像壹朵盛開的菊花,制作精美。花形銀杯,花形口,花瓣形弧形腹,內斂於腹下,花瓣形高腳向外,口、腳邊緣飾以折花,造型高貴典雅。以上兩年的器皿應該是唐代宮廷或精英人士使用的茶杯。
晚唐時期,茶具發生了新的變化,這與當時壹種新的飲茶方法——“點茶”有關。“點茶法”是先將茶粉放入杯中,然後用湯瓶將茶粉煮沸或灌滿開水,再將少量茶粉註入杯中使其成糊狀,然後用湯瓶將茶粉煮沸或灌滿開水,再將少量茶粉註入杯中使其成糊狀,再用湯瓶將適量開水註入杯中制成飲用茶。往茶杯裏倒筆記的動作叫“點”。穴位註射特別講究技巧,強調水流通暢,水量適中,入水準確。這種方法壹直延續到宋代的頂峰,壹直處於飲茶的領先地位。用來泡茶的湯瓶有壹個寬口、高頸和長肚。肩由晉代的雞頭流變為管狀或多邊形流,在瓶口下緣與肩之間設有曲柄。這壹時期的瓶口已由晉代的盤口變為左旋口,有紮或無紮,底部仍保持過去的扁沙胎,使瓶身更加穩重端莊。這裏收錄的唐代長沙窯印棕斑雙系列湯瓶(圖15,左)瓶口卷曲,頸短,有肩,有桶,有平底,肩兩側有八角形短流,從頸到上腹部鑄有壹條條曲柄,肩兩側還置有壹條條系列。短流雙線下印有棕櫚樹和鳥的圖案,並用棕色裝飾。外墻不塗青釉,造型穩重大方。是典型的長沙窯神器。在長沙窯出土的這類器物上也發現了“瓶上放詩,隨買者見”的詩句。可以知道,這種神器當時叫瓶(現在叫壺或盛壺),是用來燒開或往壹杯茶裏灌開水的湯瓶。這裏還收錄了長沙窯的青釉橫柄蒸瓶,造型為廣口、卷唇、長頸、肩、高身、漸斂腹、平底,肩部分別有管狀短流和帶狀彎柄。以上湯瓶雖然形制、起源不同,但都有壹個相同的特點,即長體、短肩、平底、釉色不全,都是典型的唐代器物。
唐代存放茶葉的器具,陸羽的《茶經》雖未列出,但唐代趙[王+"磷"左半部]《因言錄》卷五中記載“茶必為川中極品,盛於陶罐,防暑防潮”。這種用來存放茶葉的瓷瓶是壹種典型的廣口瓶,有豐富的肩部,隆起的腹部和平底。這裏的越窯刻青釉蓋罐(圖二十九,右)刻草卷紋,蓋蓮瓣紋,蓋青黃釉,是晚唐盛茶粉的容器。
在五代時期,湯瓶的形狀發生了許多變化。此時的瓶底在唐代改為平底,瓶身的流向比上壹代略長,而瓶身多為橢圓形。這裏收錄的越窯刻雞頭湯瓶,為直口、溜肩、收腹、繞足,肩部分別有雞頭柄和雞尾柄,通體塗以青釉,造型美觀精致。越窯雕花雙系湯(圖39,左)直口、高頸、疊肩、圓腹、圓足。肩部分別設有管狀曲徑和帶狀曲拐,兩側對稱花形系統,通體青釉彩繪,造型穩重端莊。值得壹提的是,它的流量用小刀修改成尖角形狀,點茶、註湯時更容易控制水量和精度,防止殘水外漏,設計更合理。用作飲用器具的茶杯、茶碟也有五瓣、六瓣的花瓣形狀。這裏包含的跨窯托盤、燈、托盤連成壹體。燈左手,深直腹,端托盤;托盤敞口、淺腹、喇叭形、高腳,造型美觀輕盈,是典型的五代跨窯產品。
原始社會,人類生活簡單樸素。韓非子《十遇》《五賤》中提到,姚壹生草堂,糙米野菜根,餐具是土的,後來才發明了黑陶的使用。可見,在茶葉最初的利用階段,不可能有專門的茶具,大多是和其他食物搭配使用。木制或陶瓷制的碗也被用作飲用器具。茶具的發展與陶瓷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但陶瓷的產生和發展是先陶後瓷,瓷是由陶發展而來的。浙江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層出土的黑炭陶器,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是新石器時代最早的陶器之壹。茶葉的烹調方法隨著茶牛生產技術的提高和茶葉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最初發現野生茶樹的時候,采集新鮮的葉子,放在鍋裏熬湯。這時候的烹飪方法和器具都很簡單。在春秋時期,茶作為壹種蔬菜,和煮飯壹樣,沒有特別的烹飪方法和器具。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出現了奴隸主和貴族階級,形成了休閑階層,飲酒、飲茶發展起來,對器皿有了新的要求,出現了儲物、煮食、飲茶的器皿。茶具的出現始於奴隸社會,當時主要的茶具是煮茶的壺、喝茶的碗和儲茶的壺。隨著時代的演進,茶葉的消費量與日俱增。由於消費的茶葉種類不同,風俗習慣不同,消費者不同,所以無論是茶具的形式,茶具的搭配,還是茶具所用的材料,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由於以壓榨餅、茶為主,除了上面提到的煮、飲、貯的茶具外,還增加了烤、磨、澆湯的器具。秦漢時期的泡茶方法是將餅茶搗成粉末,放入瓷壺中倒入開水,加入蔥、姜、橙調味。喝茶有簡單的專用器具。從秦漢到唐代,隨著飲茶地區和習俗的擴大,人們對茶的功能認識提高,促進了制陶業的迅速發展,瓷器也出現了,茶具也越來越精良精致。茶具也叫茶具。起初都稱之為茶具,如王寶《通嶽》中的“沏茶備齊”,指各種茶具在沏茶前都要洗凈待用。金代以後就叫茶具了。唐代陸羽把采茶、泡茶用的工具命名為茶具,把泡茶用的器具命名為茶具,以區別其用途。在宋代,茶具和茶具被稱為茶具。現在壹般也是指茶具。唐朝中期。北方茶葉消費的增加,造成了各地瓷窯的興起,尤其是茶具的燒造。據陸羽《茶經》記載,當時茶具產瓷的主要地方有越州、越州、定州、梧州、壽州、洪州,其中以浙江越瓷最為著名。此外,四川、福建等地還有知名瓷窯,如四川大邑產的茶碗。杜甫有詩贊曰:“大邑所燒之瓷,輕而堅,似哀玉金城之傳說。妳家的白碗勝過霜雪,匆匆送去毛宅,可憐。”陸羽說:茶和沏茶壹樣,只是壺大壹些。他還說:每爐燒壹升水,喝五碗,最少三碗,最多五碗。人多的話,要十碗的話,分兩爐。說明茶具要適應喝茶的人數。根據陸羽《茶經》中的“四器”,加上配件的統計,煮茶、飲茶、焙茶、儲茶共有29件,可見唐代茶具的發展已相當可觀。現描述如下:(1)熱風爐:用銅或鐵鑄造,也有泥燒的。它的形狀像古代的三腳架,下面有三只腳。爐壁厚3分鐘,上口有9分鐘厚的邊,邊寬6分鐘的部分在爐壁內側,這樣可以把泥巴粘在室壁上。爐下三足上有21古文字:壹足為“上脊,下中隔”,另壹足為“五行皆用,消百病”,第三足為“聖唐明年滅胡朱”。三腳之間開壹個窗洞,下面壹個洞用來通風漏灰。並排的三扇窗上有六個古字,壹個是“龔毅”,壹個是“唐璐”,壹個是“石茶”,意為“唐,魯茶”。裏面有壹個“帶”(左邊有“土”字)和壹個端口(右下有“木”字)。有三個方塊,壹個有壹條長尾巴和壹首狂歌的圖片。這是壹只火鳥,另壹只有壹只老虎,壹只風獸,還有壹幅六芒星的畫。另壹個盒子裏有魚,是水蟲,畫占蔔。荀是風的意思,遠是火的意思,脊是水的意思。風能助火,火能燒水,所以肯定有這三卦。還有花木、山水等圖案作為裝飾。據說這個爐子是魯豫設計的。(2)承灰器:壹種接受骨灰的器具,由壹個有三只腳的鐵板組成。(3)木炭:六面鐵棒,末端鋒利,底部略厚,長65,438+0英尺。細端紮小展(原字左邊有“金”)。作為裝飾。(4)火鉗:別名筋,為火鉗。由鐵或熟銅制成,1.3英尺長。(5)竹夾:小竹制,長1.2尺,1寸壹端打結,其余剖開。當茶葉用它在火上烘烤時,白竹會出汗,它的香氣被用來增加茶葉的香味。(6)紙袋:即紙袋。用又白又厚的細藤紙做壹個雙層紙袋。儲存烤好的茶,以免失去它的香氣。(7)磨削:由砂輪和磨削槽組成。最好用橘木,其次是梨木、桑木、梧桐、柘木。研磨槽有內圓和外圓,內圓便於運輸和轉動,外圓防止傾倒。可放入砂輪,砂輪呈圓盤狀,直徑3小,中心厚1英寸,邊緣厚0.5英寸。盤面中央有軸,中方為圓柱形,長9寸,寬1.7寸。(8)除塵:掃茶粉,用鳥毛。(9)、(10)羅、何羅,大竹剖開,彎成圓形,以紗或絲為底。篩子底部用封閉的蓋子儲存。關閉,由竹子或薄杉木板彎曲成壹個圓圈,畫。總高3,蓋1寸,底2寸,直徑4寸。(11)滲濾袋:濾水工具。骨幹多用途學生
用銅制成,因熟銅易附著青苔汙垢,方便去除茶葉中的雜質,而鐵因生銹有澀味,影響水的口感,不宜使用。住在山村的人用竹木,但不耐用,外出攜帶也不方便。最好用生銅。這種袋子是由綠色絲綢制成的,可以卷起來。或者用藍絲縫制,用綠鈸裝飾,直徑5寸,長1.5寸。並且用綠色的油布袋來存放所有的濾水工具。(12)水壺:壺,生鐵制成,用碎農具鑄造而成。熔煉和鑄造時,應內土外砂。內部因為抹灰而光滑,鍋內部容易磨洗,外部因為沙子而粗糙,容易吸熱。鍋耳做成方形,使之均勻;壺的邊緣要寬,這樣可以伸開,壺的肚臍要長,在中央,這樣火就集中在壺的中間,那麽水就在壺的中間沸騰,水的泡沫就容易上升,水的味道就可以醇厚。洪州用瓷壺,萊州用石壺。瓷壺和石壺高雅美觀,但不牢固,不能持久。銀壺很幹凈,但是太豪華華麗了。從耐用的角度來說,還是快點做的好。(13)十字床:十字形的木架,上面有壹個中空的板,用來支撐花盆。(14)勺子:葫蘆巴壹分為二,或者用木頭做的,叫祭祀瓢。金多玉寫的《茶賦》,裏面有壹句:“想壹想”,這是壹瓢。其形狀:寬口、薄勺身、短柄。金永嘉,余姚人於洪到瀑布山采茶。當他遇到壹個道士時,他說:我叫丹·秋子。改天妳的藕溪裏會有更多的茶。給我壹些。甌是壹個小土盆,祭祀是壹個木瓢,往往是梨木做的。(15)木夾:由桃、柳、錦葵、柿等竹子制成,長1尺,兩端包銀。(16)“鹽”就是“鹽”的意思。容器,瓷制,圓形,直徑4英寸,像盒子或瓶子,小口壇,用於鹽。(17)揭開:取鹽器具。由竹子制成,長4.1英寸,寬9點。(18)測量裝置用的是貝殼,或者用銅、鐵、竹制成的勺子、筷子。約壹升開水,用“方寸畢”的勺子量茶粉。但是喜歡清淡口味的可以減少,喜歡濃烈口味的可以增加。(19)碗:越州產的瓷器質量最好,定州、梧州產的較差,越州好,壽州、洪州差。(20)水側:用青杠、槐樹、楸樹等木材制成。,塗了內外縫,可以裝1桶水。(21)熟鍋:用於盛放水,用瓷或砂制成,容積2升。(22)聚脂:用楸木制成,形似水立方,容積8升,用來洗茶具。(23)我方:類似水,體積5升,用於收集茶渣。(24)範:蒲菜,可盛10碗。(25)竹:織成圓形,高1.2尺,直徑7寸。或者先做壹個稗子形狀的木頭模型,用藤條編織,有六個圓眼,有蓋,有箱底的嘴,切得很光滑。(26)陣列:木頭或竹子制成的床或架子,或竹子制成的小櫃子,其中壹些可以打開和關閉,塗漆,3英尺長,2英尺寬,6英寸高。用於存放和展示所有電器。(27)筐:壹種裝所有器皿的竹筐,用竹條編織而成。方眼內織,三角形交錯。外用雙枝,寬枝為經,細單枝織成,交替壓成雙枝的經,織成方眼,精致美觀。籃子高1.5英尺,長2.4英尺,寬2英尺;籃子的底部是1英尺寬和2英寸高。(28)毛巾:類似布的粗絲,2尺長,兩片交替使用,以清潔茶具。(29)紮:山茱萸木夾棕櫚纖維,紮緊,做成大的形狀,供刷子使用。可見在唐朝,煮飯喝茶的器具是非常復雜的,壹般人是做不到的。唐代富裕家庭都有24套精美茶具,是茶葉研磨、制作、飲用的成套器具。同時還有精致的碗櫃用來收藏器皿,可以隨身攜帶與人鬥茶。當時皇宮裏的貴族家庭多使用金屬茶具,百姓則以陶瓷茶碗為主。當時的瓷茶碗主要有藍釉和白釉兩種。中國古代很強調品茶,茶具的使用也很講究。人們把茶具列為品茶必備的藝術條件,是客人敬茶的重要工具。唐代李《閑情集》:“翠寧之女(淑香,大歷末年公元775年李煜入朝——作者註)取茶杯無襯,按指。她拿著茶托接過來,抿了壹口,但是杯子歪了。它是蠟圈盤的中心,它的杯子是為了方便大家而選的,用了好幾代。是繼任者越來越圈底了。這是壹個帶底圈的茶杯的開始。南宋時,多喝團冰茶,要把團冰磨碎,過篩後再煮。南宋《茶具·土贊》中記載的十二先生。即十二種茶具用於泡茶和喝茶。它們是:魏(茶爐)、木代紙(木茶桶)、金發草(茶槽)、石轉雲(石磨)、胡遠崴(茶葫蘆)、羅淑米(茶羅)、宗智(棕掃帚)、秘閣(茶碗)、陶(陶杯)。用紫砂作茶具,最早見於北宋歐陽的詩《和梅功益品茶》:“喜看紫甌吟,思之。我欽佩妳的優雅和純潔。“茶壺是紫砂茶具中最珍貴的。宋代詩人蘇軾居住宜興時,提梁紫砂茶壺取名“東坡壺”,壹直沿用至今。1968年,南京吳敬梓墓發現的紫砂提梁壺是明嘉靖年間(公元1543年)的祭器,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古董了。宋朝皇帝給朝廷上茶,不用點,用的是湯瓷,顏色是白的。但它的制樣像銅葉湯瓷耳,呈銅黃棕色。這就是《東坡後》詩中出自竟陵宮的話:“病貪贈茶浮銅葉”。宋代人們習慣用茶杯喝茶,茶杯是壹種小口小底的茶碗,有黑釉、醬袖、青花釉、白釉等。宋代燒制茶具的名窯有五個,即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每個窯都生產不同風格的瓷器。官窯在杭州,老窯在浙江龍泉。汝窯位於河南臨汝縣(古汝州);丁瑤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古稱定州,故名丁瑤。鉤窯因古名周俊,河南蔚縣神後鎮而得名。宋代常用杯或杯來飲茶,杯子更為普及,制作也比唐代更為精細。宋代以後,隨著茶葉加工方式的逐漸改變,中國開始飲用不加調料的茶。茶具主要有茶坊、茶碗、茶燈、茶勺、茶瓶。喝茶大多不用碗。茶具所用的材料除了普通的陶器,還有金銀,所以人們要以“金銀為上”。到了元明時期,除了為邊疆地區的人們煮茶之外,散茶、粉茶的消費量增加,不用煮,而用開水沖泡,簡化了茶具的種類,但提高了品質。茶具是“瓷第壹”“金第二”。清朝以後,除了邊疆少數民族,茶具逐漸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皿為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