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於永昌陵(今河南鄭州鞏義)。大中祥符元年(1008),被尊為明朝皇帝。
關於趙匡胤之死,湖南《山野誌》中有壹種流行的說法,認為趙匡胤是被企圖篡位的趙光義所殺。
為了證明自己登基的合理性,趙光義提出了史無前例的“金匱聯盟”論,說趙匡胤生前答應母親杜太後,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光義。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深夜,50歲的趙匡胤在萬歲堂突然去世。消息壹出,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在民間。
其實按照古代的預期壽命,50歲不能算作英年早逝,更何況像趙匡胤這樣忙碌的皇帝,耗費了大量的腦力,突然猝死。那麽,為什麽趙匡胤的死會成為壹個永恒的謎呢?大概是因為正史和野史的記載完全不同,後人爭相研究。
至於趙匡胤之死,《宋史》有記載:“皇帝五十歲崩於萬歲殿。是杜太侯所命,傳與太宗。”可以說是惜字如金,壹點蛛絲馬跡都看不出來。反而引起了無數野史學者和後世史家的懷疑,不斷用壹些細節重新審視這個謎團。
百度百科-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