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陽節
因為在古代《易經》中,“六”定義為陰數,“九”定義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合陽,兩重,故稱重陽,又稱重陽節。
2.踩著秋天
重陽,又名“踏秋”,對應三月三日“踏春”。按照傳統,重陽節所有親戚都要壹起爬山“避災”,插山茱萸,賞菊花。在現代社會,許多傳統正在改變,但重陽節爬山仍然很受歡迎。
3.女兒節
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如果女方新婚,父母會送她壹面重陽旗和壹個節令盒,稱為“重陽節盒”。據晉代《搜神記》記載,石鼎婦女被惡婆婆虐待,從來沒有休息過壹天,所以無法忍受這種折磨。9月9日,他們上吊自盡,死後告訴世人,要善待兒媳,所以重陽節請讓他們休息。所以人們為石鼎女人建了壹座神殿。後來,每到重陽節,父母都會帶著出嫁的女兒回去團聚,這就是所謂的女兒節,本質上是讓女性休息的意思。
4.攀登節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壹是爬山。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升天節”。爬山沒有統壹的規則,壹般都是爬山,爬塔。
5.菊花節
菊花是長壽之花,被學者譽為霜降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喜愛和贊美它,所以經常舉辦大型的菊花展。菊展自然是在重陽舉辦,因為菊花和重陽的關系太深了;所以重陽也叫菊花節,菊花也叫九華。賞菊已經成為重陽節習俗的壹個組成部分。
6.山茱萸節
重陽節有祭拜山茱萸的習俗,故又稱“山茱萸節”。山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象征。人們認為九月初九也是災難的壹天,所以人們喜歡在重陽節佩戴山茱萸辟邪,尋求好運。因此,山茱萸也被稱為“邪靈”。
7.老人節
在民間觀念中,重陽節因與“九九”同音,含有長壽、健康、長壽之意,故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