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之前,清政府與朝鮮政府多次劃定國界,確定此地為清國領土。
後來,日本又捏造所謂“島間懸案”,惡意歪曲所謂“島間之島”的範圍,將長十裏、寬壹裏的灘地擴大為“海蘭河以南、圖們江以北,寬約二三百裏、長五六百裏的土地”,即中國的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四縣,企圖壹舉侵吞這些地方。朝鮮人趁機騷擾中國邊境。
通過朝鮮官方和學者的努力,最終挫敗了日本和朝鮮的侵略企圖。1909年9月4日,中日兩國代表在韓國簽署了《圖們江邊界事務條款》,又稱《島嶼協定》。《島嶼協議》的主要內容:
1.全面承認劍道為清朝領土,以圖們江為界,界碑為江源基點,十壹水為分割線。
2.開放龍井村、楊東鑫街、頭道溝和百草溝,允許外來人口居住和交易。
3.在圖們江以北的填海土地上,仍然允許朝鮮人居住。
4.生活在這壹地區的漢人必須遵守清朝的法律,服從清朝地方官憲的管轄和判決,並像清朝人壹樣履行納稅義務,接受壹切行政處置。
5.島上朝鮮人擁有的土地和房屋可以像清朝人的財產壹樣得到保護。圖們江沿岸設置渡口,兩岸民眾可以自由往來。
6.今後,濟長鐵路將延伸至延吉以南,在韓國會寧與朝鮮鐵路相連。
7.朝鮮總督府及其文職和軍事人員將在兩個月內撤離。同時,將在上述交易場所開設日本領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