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十四,晚輩會給長輩送月餅和瓜,娘家會給新婚的女兒送淩、蓮藕、石榴、板栗、柿子和月餅。按照老習俗,女人結婚後的第壹年,家裏有錢的時候,逢年過節就要給女兒帶時令物品,讓她傳給女婿家,讓她對女兒有好感。
喜歡講究禮儀的富裕家庭會壹輩子堅持這種做法,有的家庭會半途而廢。第壹年的節日尤為重要。中秋節父母給他們的女兒、公公婆婆和年輕夫婦特別準備的優質月餅和水果,以示對團聚的祝賀。農歷八月十四,回省親的女人晚上會回婆家團聚。
相關習俗
農歷八月十四,商店向市場供應豆香、月光紙、新酒和應時水果。中秋節時,香店用線香編織香桶,或用紗布、絲綢糊成桶,中間放各種香屑。不管和尚習俗,都會買下來,在月下點燃,叫燒香。制作精美的香燭,長約壹尺,高度從四五層到七八層不等,自下而上逐漸變窄,堆積如塔。
在頂樓,紙被剪成水桶,蓋在上面。旁邊插著兩面五顏六色的鏤空錦旗,圍著月宮牌坊、魁星等小裝飾。中間插壹根線檀香做的主香,叫龍頭香。主要的熏香覆蓋著零散的檀香和降香。只有在拜月的時候,才能豎起高臺點燃。農歷八月十三、十四晚上,燈火通明,亮如白晝(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