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塵日,也就是臘月二十四,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理蜘蛛網,揚起灰塵,打掃幹凈。雖然是“24日除塵日”,但實際上是祭祀前後到年底的除塵時間。在中國的壹些地方,每年從初年(臘月二十三)到除夕,這段時間被稱為“清塵日”,也叫“春節日”。
掃塵不僅意味著驅趕疫情,祈求新年健康,還有壹種擺脫“舊”(塵埃)的情感渴望。這個習俗向人們傳達了新年繁忙氣氛的信號。這壹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愛幹凈衛生的傳統,凝聚了人們美好的期望,至今仍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
習俗的起源
臘月二十三,這是神仙死的日子。地球上只有壹些值班神,鬥地主之類的小神來照看秩序。中國人認為神仙上了天之後,要等到第二年的第四個晚上才能回到凡間。所以,有個傳說,這段時間,就算房子翻了,也不用擔心什麽細節問題。利用這壹天搬東西或者帶著沙塵飛來飛去,更是怕得罪家裏的神靈。古人把這壹天定為大掃除日。
“除塵日”和“上帝派遣日”的正確日期據說是23日。
《五經異義》說,政府23日祭竈。根據這本書,也有人指出,政府選擇在23日“陰陽”推出時向神送禮。
因此,它實際上是指從23日的石海到24日的子時──仍為24日的邊界時間。東南亞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廣西兩省,受當地民俗影響。因此,東南亞華人普遍把24日視為“送竈”和“洗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