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紙是用五色方紙在馬和經書上印刷,又稱“龍達”。每年新年伊始,路過這裏的人都會撒五色風馬紙。方法是利用風來揮動經幡和風紙。
風馬齊是從古代象雄時代流傳下來的習俗,有很多習俗和生活方式,也有很多獨特的祈禱方式。
比如轉神山,拜神湖,鋪風馬旗,掛彩經旗,刻石經,擺摩尼堆(永中本教的傳統是石頭堆上刻著鮮艷的八字真言:“哼馬之謀也撒林德”),玩占蔔,拜多馬盤,酥油雕塑甚至用轉經筒。
這些都是雍正原始宗教的遺風。
這些方型、角型、條形的旗幟,有條不紊地固定在門道、繩索、民族建築、樹枝上,搖曳於天地之間,形成了天地相連的境界。
龍達”是藏語。放“馬風”(藏語叫“龍達”)祝好運。
龍達紙是壹種印在壹張紙上的紙,上面有咒語和保護者的圖像。主要用作祭祀神靈、山神、頌神、龍神以及佛教祭祀活動的吉祥物,也可作為壹組供品懸掛或張貼於室內外。
大的有壹尺多,小的只有幾厘米。最常見的是把風馬的形象印在壹張四五厘米見方的紙上。這種風馬紙,千印萬印,作為祭品。
經常看到很多東西撒在寺廟裏,有的是煮桑葚時用香煙撒的,還有壹種是經過神山、神湖、重要修行中心時撒壹顆感恩的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