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十二地支的直觀表示,即子(鼠)、醜(牛)、陰(虎)、毛(兔)、辰(龍)、斯(蛇)、武(馬)、衛(羊)、申(猴)、尤(雞)、徐(雞)。
表現在婚姻、生活、年運等方面。,每個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形成壹個概念解釋體系,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壹種形象哲學,比如婚姻中的生肖、廟會祈福、本命年等等。在現代,更多的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和文化活動的象征。
生肖作為壹種由來已久的民間文化符號,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征意義的詩詞、春聯、繪畫、字畫和民間工藝美術。除了中國,世界上許多國家在春節期間發行生肖郵票,以表達他們對中國新年的祝願。
擴展數據:
豬相關
漢族每次重大祭祀都要用豬祭,而豬頭是最重要的,俗稱“豬頭三獸”。如今,江浙壹帶依然在臘月儲備鹹豬頭,作為年貨。清明節廣東人喜歡用燒豬祭祖。俗話說“豬肉太多,人人有份”,形容祭祀結束後,全家人壹起分擔祭祀。
陜西送豬蹄的婚俗。婚禮前壹天,男方要給四斤豬肉和壹對豬蹄子,叫“禮掛”,女方要還豬蹄子。婚禮後的第二天,夫妻二人會拿著雙掛面和豬蹄子回娘家,俗稱“蹄來蹄去”。
東北的漢族和滿族也有婚姻“離母肉”。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婚禮上,男女兩家人用竹竿將豬肉串起來,分發給各家,作為“親昵”的表示。
以前,每當四川遭遇疾病災害,家中長輩都會擺香案打母豬鬼,供奉祭品驅邪,認為“打死壹只母豬鬼就能驅邪”。祭祀時,選擇黃道吉日,殺了老母豬,內臟放在正房,祭完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