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即每年臘月初八,又稱“法寶節”、“佛教開悟節”、“開悟會”。原為紀念釋迦牟尼佛開悟的佛教節日,後逐漸成為民間節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是壹種由各種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臘八粥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宋代。南宋吳《夢》雲:“本月初八,廟號臘八。大沙等寺廟有五味粥,叫臘八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1000多年了。
在臘八這壹天,政府機關、寺院和老百姓家裏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
在我國北方,有壹句話叫“小孩子不要貪吃,是臘八之後的年”,意思是過年的前奏。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都忙著剝蒜做醋,泡臘八蒜,吃臘八粥。臘八在南方很少被提及,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臘八粥的材料有:
臘八粥有糯米、芝麻、薏米、桂圓、紅棗、香菇、蓮子等八種食物。在精米等食材的基礎上,適當搭配壹些糙米、雜糧等谷物,讓粗細搭配不僅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