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陽節、中元節、天中節等。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祭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飲食為壹體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源於對自然現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龍舟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黑龍在南中度過七夜,是全年最“正”的位置,正如《易經》第五首詩:“飛龍在天”。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和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也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代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各個方面,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多種民俗風情相互交融,因地域文化不同,風俗內容或細節也有差異。
端午節的傳統民俗
端午節是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民間節日。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由於地域遼闊,故事和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在不同的地方觀察到了不同的習俗。仲夏端午節是飛龍的吉日。以龍舟競渡形式的端午節是端午節的壹個重要主題,至今仍流行於我國南方沿海地區。此外,壹系列的端午節習俗是由陰陽和季節的魔力衍生出來的。
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極陽。古人把壹周結束當天的正午和第三天的正午視為極日,這是消除陰邪的最好方法。古人還認為端午節與夏季至日重合時是壹個吉祥的年份。它被稱為“龍舟節”,據說“這是壹個千載難逢的龍舟節”。夏季是陰陽相爭的季節,陽氣上動,陰氣下逼。午後,純陽健正,陰氣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