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23歲時就是壹名才華橫溢的律師。在學習法律的同時,他也是壹個文學愛好者。他對宗教很虔誠,甚至在1504結婚後,還繼續過著早起、祈禱、齋戒、長期穿粗毛衣的生活。
26歲當選議員,壹度從政。然而,他被迫離開政壇,因為他反對國王亨利七世要求議會批準撥款。直到1509年亨利八世登基,他才重返政壇。
摩爾做翻譯,1513年後開始自己的工作。《理想國》壹書是摩爾的不朽傑作,該書的全稱原本是《論完美國家制度與烏托邦新島的黃金寶典》。這本書是他在1515-1516的歐洲之行中用拉丁文寫的。這本書講述了壹個虛構的航海家航行到壹個陌生的土地和異國情調的烏托邦的故事。在那裏,財產是公有的,人是平等的,實行按需分配的原則。所有人都穿著統壹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吃飯,官員由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因此,摩爾第壹次提出了公有制的問題。
但在當時,摩爾的想法只能是白日夢。亨利八世反對改革。很快,摩爾和國王的矛盾越來越深刻。1533年,摩爾因拒絕宣誓效忠英國而被囚禁在倫敦塔,並於1535年7月6日被送上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