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每個月的29日被視為每個月的第九天,正月初九被視為第九天,19日被視為第九天。九為陽極,引為陰,故下九屬女節。這壹天,女人們會聚餐喝酒,握緊拳頭,把鉤子“藏”在手中。這種習俗起源於漢代,說的是女子壹生下來,雙手緊握,永不放開。
後來武帝遇到這個女人,就讓他松開手,發現女人手裏藏著壹個鉤子。漢武帝好奇,將她嫁入後宮,賜名“義和團夫人”,又稱“茍夫人”。她是劉弗陵皇帝的生母。後來民間婦女紛紛效仿,希望能像她壹樣成功。因此,在農歷九月,婦女握鉤握拳,逐漸形成壹種習俗。這是個美好的願望。
與“九”有關的節日
1,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的數字在《易經》中是正數,“九九”的兩個正數重,故稱“重陽”;它也被稱為“重陽節”,因為日子和月份都符合九。回歸1999年的真實,壹元開始,古人認為1999年重陽是吉日。古代有重陽節登高祈福、祭神祭祖、飲酒祈福等習俗。傳承至今,增加了尊老等內涵。爬山賞秋和感恩敬老是今天重陽節的兩個重要主題。
2、敖九傑
農歷正月二十九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石驛壹個獨特的傳統民間節日。敖九節又叫後九節、孝節、送窮節。這壹大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花生、紅棗、菱角、芝麻、桂圓等原料熬制甜粥,稱為“藕酒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嫁出去的女兒也要送壹碗“九粥”,有的甚至還加了太扁面、雞蛋、豬蹄等。,並送回父母身邊孝敬父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