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農歷正月,古人把“夜”稱為“夜”。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叫“元宵節”。
緣起: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殿、寺院“燃燈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是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和道教文化的加入而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的。南北朝時期,元宵燈逐漸成為壹種潮流。梁武帝信仰佛教,正月十五宮殿裏燈火輝煌。
擴展數據:
習俗
壹年壹度的元宵節、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傳統元宵節目是老北京居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主要原因之壹。老北京的傳統元宵活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花會、燈會、吃元宵。
掛燈籠是山西人慶祝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形式。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掛著各種各樣的燈,從14號到16號,每晚都開著各種各樣的燈。燃放煙花是山西人元宵節最喜人的活動。
百度百科-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