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位於四川樂山閔楠東岸淩雲寺壹側,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交匯處附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13)。
大佛由樂山大佛、淩雲山、吳優、大臥佛等景點組成,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壹部分。
6月8日2018,10大佛九曲棧道封閉施工前。4月8日,2019,1,2065438,歷時近半年的四川樂山大佛損毀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調研工作結束,樂山大佛正式“通關”,景區九曲棧道、佛腳觀光平臺重新開放。
樂山大佛的設計特色
樂山大佛有壹套巧妙的隱形排水系統,對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護作用。在大佛頭上的發髻裏,有4、9、18層的橫向排水溝,右胸向左也有壹條溝與右臂背上的溝相連。靠近懸崖的兩耳後面有洞穴。胸背兩端各有壹個洞,但並不互相鉆透。這些溝渠和洞穴形成了科學的排水、防潮和通風系統,以防止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大佛胸部有壹個封閉的隱藏洞。關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年代遺跡。這個洞被鐵屑、磨損的鉛皮、磚塊等填滿。據說唐代大佛建成後,為保護其免受日曬雨淋,還建了壹座木亭。很清楚,大佛的邊緣、腿、胸、腳背上留下了許多柱基和樁孔,宋代重修,名為“天寧閣”。維護者將紀念碑移到石海洞保存,但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