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10月25日是中國的傳統祭祀節日——寒衣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祖宗節”、“鬼節”、“秋節”,人們會在這壹天祭祀掃墓、燒祭品,紀念逝去的親人,稱為送寒衣。農歷十月初壹,是寒冬過後的第壹天。古代有送衣、祭祀、開竈等習俗,提醒人們註意寒冬的到來。
相傳寒衣節起源於周朝。《詩經·風·七月》記載“七月火流,九月贈衣”,意思是農歷九月天氣逐漸轉冷,人們開始購買禦寒衣物過冬,所以寒衣節也叫“贈衣節”。由於十月剛入冬,九月給衣過早,這壹習俗在宋代移至十月朔裏。
寒衣節的傳統習俗:
1,吃面條
10月1日,人們不僅會給死者送去禦寒衣物過冬,還會進行壹些象征冬天的傳統活動。人們改善生活,蕎麥面條和燕麥面條在山區很受歡迎。寒衣節吃面條的習俗由來已久。冬天中午吃壹碗營養合理的面條是個不錯的選擇。
2.紅豆米飯
後人把十月初壹作為哀悼日,以紅豆飯為飲品。至今在江蘇大豐還有壹個傳說。從前有壹個牛郎,因為和地主打架被地主砍死,撒在地上的米被鮮血染紅。這壹天是十月的第壹天。之後,窮人會在十月的第壹天吃紅豆飯來紀念他。
3.燒冷衣服
也就是準備供品,壹般是早上。供品安排好後,家裏人把孩子送到街上買了些五色紙、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有紅、黃、藍、白、黑,很薄,有的中間有棉花。午飯後,主婦收拾了鐵鍋,叫來祁家,讓他們在墳上燒寒衣。
百度百科-寒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