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祭祖的節日,以掃墓為主,是慎終追遠、顧家孝順的具體體現。清明節是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至日入冬後106天。
小時候,清明節壹直在我腦海裏回放。是小時候長輩對晚輩的教育,也是我認識中國文化中孝道的壹個窗口。
小學的時候,我(如果我有兄弟姐妹,我就改成“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和我的父母、我的爺爺奶奶(如果他們還在就這樣寫,如果他們不在就寫爺爺或奶奶),去了我叫不出名字的墓地。我看到很多人在清明節來掃墓,人們壹個接壹個地聚集在壹起。在我大舅的帶領下,我浩浩蕩蕩的去掃墓了。家裏人安排爸爸放鞭炮,媽媽安排祭祖用品,我從背包裏拿出祭品給媽媽。爸爸帶領我們。首先,我們清理了墳墓。如果我們看到任何不清楚的墓碑,我們會拿出祭品擦拭它們。然後,爸爸把事先準備好的樹枝插在我們祖先的墳頭上,拿出絲帶,使勁搖。層層彩帶展開又落下,站在山上,看著林中矗立的墓碑,墳頭上彩帶飛舞,鞭炮齊鳴,仿佛每個人都在為逝去的親人點燃生命的火焰。
絲帶掛好後,爸爸把祭品裏的魚、肉、酒等東西放在墳碑前,插上香,點上蠟燭,燒上紙錠。當這壹切完成後,我低下頭,閉上眼睛,帶著敬意磕頭。很久很久,我都被壹陣孩子的笑聲吵醒。我回頭看了看附近壹戶有四個大人的人家。他家的三個孩子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妳我爭著把鞭炮拿出來放好。突然,山上不時響起鞭炮聲。鞭炮放完後,他們也和我家壹樣,在祖先的墳前跪拜,為的是讓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
這樣掃墓的人非常虔誠地祭奠祖先。掃墓壹直持續到下午日落。
後來每年我和爸媽去清明節祭祖,爸媽帶我去上墳。今年清明節到了,又可以和父母親人壹起緬懷先人了!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它是我們中國民俗的深奧和歷史淵源的縮影,清明節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