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道教的名稱,民俗上稱為七月三十日、七月十四日,佛教中稱為祭祖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祭亡、燒紙錠、祭地等。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祖先崇拜和相關節日。七月是吉祥月、孝順月,七月半是人們在初秋慶祝豐收、回報大地的節日。有些莊稼已經成熟,所以人們應該按照法律祭拜他們的祖先,並用新米和其他祭品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這個節日是緬懷先人的傳統文化節日,其文化核心是尊祖、盡孝。
在易經中,“七”是壹個變化的數字,也是壹個復活的數字。易經:“重復同樣的事情,七天後再來,天就好了。”第七是陽數和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滅了之後,七天之後可以復活。這就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與復活的次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笠原節都是在7月15日。“七月三十”原是古代民間祭祖的節日,但被稱為“中原節”,起源於東漢以後的道教。佛教稱七月半為“笠原節”。
從某種意義上說,七月半的祭祖節屬於民俗,中秋節屬於道教,笠原節屬於佛教。7月14/15日祭祖是流行於各國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也是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齊名的傳統祭祖節日。2010年5月,文化部在香港特區申報的“中秋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