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史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初壹,在甘泉宮祭“太乙”,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先聲。但是,正月十五確實是漢魏以後的民間節日。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元宵節習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元宵節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太祖倡導佛教時,恰逢蔡澄從印度歸依佛教,說正月十五,印度莫哈陀的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廟裏“燃燈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流傳開來。
也有人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在漢代,人們在農村田間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短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從八月初八開始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壹共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 * *之地。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