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節是漢族紀念百花生日的傳統節日,簡稱花節,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摘菜節。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地區。在節日期間,人們壹起去郊區賞花,這被稱為郊遊。女生剪出五色紙貼在樹枝上,叫賞紅葉。
花節,歷史悠久,應該是唐代最盛,明清時期人們提及較多。南宋楊萬裏《翟成詩話》記載:“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陶朱公的書裏也說:“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沒有雨百花也會成熟。”這個時候的習俗,多是郊遊,雅宴。人看風景,喝酒,作詩,多少有些風雅。
花節習俗
1,祈願廟會,花神的生日,在很多地方,很多農民會聚集在花廟裏祭祀祈願神禧,東北地區也講究用素菜祭祀,人們絡繹不絕,從而形成廟會。這壹夜,要舉著各種形狀的“花燈”,繞著花廟巡遊,延長娛神活動,寓意來年風調雨順。
2.古代花朝,文人墨客邀三五知己賞花,飲酒作樂,互相唱和,歌聲嘹亮。宋代時期,開封壹帶的花朝流行“捕蝶會”,這是當時民間非常有趣的娛樂活動。
3.在陽光下播種是吉祥的。在麥草釀造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撒下各種種子。據說要采集它的“百種種子”來祈求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