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墓有墓、墓、劉墓、墓等,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2015 12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崧墓位於湘橋區橋東街道下金村陶坑後,東西向,寬10米,面積78平方米。始建於唐代,現已重建。現在的墓面是壹個三折波的弧形靠背,壹個帶角的長方形墓碑。碑文是“唐大理寺清海軍節度使劉陵園清康熙1911年重修”。祖籍山西大良河東,是潮州陶坑劉氏家族創始人劉英的父親,曾任大理寺侍郎、清海軍使。因梁真明三年(917),“劉?“被殺的變化。
、劉墓位於湘橋區橋東面德中學操場南側。墓面均為單折背、波浪形三山形墓碑。
劉蕓墓始建於北宋靖康元年(1126),重建於明代鄭德四年(1509)。它朝北,寬度10米,深度12.82米,面積128.2平方米。題跋本:“宋金子公劉夫人墓”,左右各段為“靖康元年十壹月、立德四年十二月重修吉日”。劉蕓,北宋紹聖四年(1097)進士,曾在化州、貴州、周迅等地任知府,並贈送唐宋八仙之壹的廣祿金子博士。
劉墓位於墓的左下方。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坐北朝南,寬10米,深12.82米,面積128.2平方米。題跋本:“宋龍圖閣學士郭妻之墓”,左右各段為“嵇日立,十壹月二十三日,紹興”。劉,長子,南宋宣和六年(1124)進士。歷任禮部員外郎,太常寺邵青,和?周任、坦洲等職,授學士於龍圖閣,世稱劉。《小兒新著》是中國古代兒科名著,影響深遠。
劉晶墓位於湘橋區橋東街道下金村桃坑龜山。始建於南宋八年(1172),重建於明鄭德六年(1511)。它朝北,寬度10米,深度65438。現在的墓面是三山形靠背,三折波浪,券形墓碑。左側碑文為:“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建大道”,中間為“光祿博士創始人,劉先生夫人許氏,吳錢氏詹”,右側為“三月六日二日復建”,北宋靖康二年(1654)
保護範圍:以墓碑為基礎,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區外緣向外延伸,東約37米,西約16米,南約24米,北約2米。
夏金村:夏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