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天有福;第二天公務;初三快樂;第四天有錢;第五天是黑色的。
第六天化身;初七康寧;第八天長命百歲;第九天聞法;不記得第十天了。
壹目了然;十二苦;十三少白;十四神定;十五筆財富。
十六興趣;十七種以上疾病;十八賊;十九啟蒙;20場災難。
21逆境;22恐懼;超過23種氣味;二十四個證書;二十五個掙紮。
二十六吉祥;27瘡癬;28被冤枉;二十九常惠;三十個願望。
公歷的主要內容包括:
二十四節氣,吉兇宜避,沖走,合害,唱歌,幹支,十二神,值班,胎神,星辰,月相,吉兇邪氣,彭祖禁忌,六閉塞,九大行星,流年,太歲,三元九運,九大行星,周,十二生肖,方位等等。
歷書是古代帝王遵循的行為準則,是帝王頒布的歷法,所以人們稱歷書為“皇歷”;辛亥革命後,帝制被推翻,“皇歷”被改寫為“黃歷”。
黃歷不僅包括天文氣象、季節時令,還包含壹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的禁忌。它的內容指導著中國勞動農民的農事時機,所以也被稱為農民歷。黃歷的人也俗稱“普書”。但在粵語中,由於《通書》中的“書”字與“輸”字同音,又因忌諱而稱之為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