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當代著名作家,江蘇高郵人,被譽為“抒情的人文主義者,中國最後壹個純粹的學者,中國最後壹個士大夫”。
汪曾祺學識淵博,興趣廣泛,中國有深厚的傳統文化。他愛好書畫,喜歡談論醫學,對戲劇和民間文藝有深入的研究,小說多寫童年和故鄉,記憶中的人和事,在樸素、自然、輕快中表現出和諧的情趣。
他努力做到淡泊,擺脫外界的喧囂和幹擾,精心構建自己的藝術世界。有意識地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小說的代表作有《相遇集》、《受戒》、《大鬧筆記》等。
人物體驗
從65438年到0944年,為了謀生,汪曾祺在昆明北郊坎農基的壹所“中國建設中學”當老師。汪曾祺在兩年的從教生涯中,寫出了小說《小學的鐘聲》,改寫了小說《復仇》。後來被沈從文推薦發表在上海鄭振鐸主辦的《文藝復興》雜誌上。此外,他還寫了《事業》、《落魄》、《老魯》等小說。
1946年秋,汪曾祺從昆明到上海。經李建武老師介紹,在私立致遠中學當了兩年老師,直到1948早春離開。期間寫了《雞鴨名家》《車匠》等小說。
1948初春,汪曾祺離滬赴京,與北京大學外語系助教石見面,暫住北京大學。失業半年後在北京歷史博物館找到了工作。
1949年4月,汪曾祺的第壹部小說集《相遇集》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作為巴金主編的文學叢書之壹。
1950,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汪曾祺從武漢回到北京,擔任北京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主編。
1961的冬天,我用毛筆寫了壹個羊舍的夜晚。
1963《羊舍之夜》正式出版。
1981年1月,不壹樣的冰在雨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