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吉日查詢 - 嵇:“子時”、“醜時”、“印石”、“遊時”分別是什麽意思?

嵇:“子時”、“醜時”、“印石”、“遊時”分別是什麽意思?

23 ~ 1點,1 ~ 3點,3 ~ 5點,5 ~ 7點,7 ~ 9點,9 ~ 11點,中午,11 ~ 65438。

古代勞動人民把壹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期,每個時期稱為壹小時。十二點既可以指壹天,也可以指任何時間。十二點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太陽的自然規律、天空的變化以及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習慣總結創造出來的。

這是西周時期使用的十二小時制。漢代命名為子夜、烏鴉、平旦、日出、食時、角、日中、日晷、日落、黃昏、人定。也用十二地支表示,子夜23時至1時為子時,1時至3時為醜時,3時至5時為印石時,依次遞歸。

擴展數據:

十二點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組成。人們可以從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籍中找到這些詞的來源。在漢代以前,這些稱謂是不同的。直到漢朝初年,中國實行太初歷法。“壹天分十二點,主枝是學科。”(趙翼《玉琮考》卷三十四)基本定型命名。

十二點鐘日歷是獨壹無二的,歷史悠久。它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傑出貢獻,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瑰寶之壹。十二點的第壹個小時叫做“午夜”。人們把“子夜”作為時間名詞的例子,最早見於《左傳·哀公十六年》:“醉送之,子夜送之。”

參考百度百科-十二點

  • 上一篇:如何修剪壹棵富有的樹?我應該什麽時候修剪它?
  • 下一篇:在農村,婚喪嫁娶喜事迎面碰上誰先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