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的《韓曙燕竹傳》:“嶽夏之夏,歐洲之疫霍亂與之為伴;若不調兵迎敵,死傷無數。”農歷五月,正是酷暑,上吐下瀉、霍亂等瘟疫接連不斷。不用等戰鬥了,傷亡肯定不少。
擴展數據:
農歷五月也叫“惡月”:在中國北方的壹些地方,民間習俗認為農歷五月是毒月。由於入夏後自然和生態的巨大變化,人們產生了許多心理恐懼,從而產生了“捂身體、不急躁、不要再性感”等許多禁忌。
其實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幹燥,人容易生病瘟疫容易傳播,蛇蟲容易滋生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這就使人們逐漸形成了“避五毒”“躲端午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