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田園雜趣》是南宋詩人範成大歸隱故裏後創作的壹組大型田園詩。分為春、晚春、夏、秋、冬五個部分,每部分12首,每部分60首。詩歌描寫了春夏秋冬的鄉村風光和農民生活,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和苦難。
《四季田園趣事》(書名:四季的各種田園趣味)60幅,宛如壹幅田園生活的長畫。分為春、晚春、夏、秋、冬五章。其中,春季農村混節12,春末12,夏村12,秋季12,冬季12。描述了鄉村四季不同的景象,生動地描繪了壹幅鄉村農耕的動態畫卷。
首先:
四季田園雜趣
白天,在田裏除草,晚上在家裏搓麻線,村裏的男人和女人承擔了所有的家務。
子子孫孫不準備種田織布,還要學著桑樹陰邊種瓜。
翻譯:
白天割地,晚上搓麻,農場裏男女都幹自己的事。小孩子不懂種田織布,還在桑樹樹蔭下學種瓜。
擴展數據:
範成大從石湖退隱的十年間,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季田園雜記》最為著名。
這組詩***60首七言絕句,以12首詩為壹組,分為詠春日、晚春日、夏日、秋日、冬日的田園生活。在古代詩歌史上,山水田園詩實際上大多是文人抒發隱逸之情的詩歌。如王維、孟浩然詩歌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恬靜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除了少數陶詩外,古代田園詩是農村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耕作被忽視,偶爾出現的樵夫和農民往往被賦予了隱士的性格。
唐代詩人元稹、張繼等多將農民的生產生活和疾苦寫進農民詞、田家詞等樂府詩中。這些詩中沒有對田園風光的描寫,習慣上也不把它們當作田園詩。範成大創造性地將上述兩種傳統結合起來,全面真實地描寫了鄉村生活的各種細節。範成大成功地改造了傳統題材,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的詩歌。錢鐘書在《宋詩選註》中稱之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種詩在南宋後期影響很大。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四季田園雜趣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範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