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呂布壹直在投靠別人。壹方看重另壹方的才能,另壹方看重另壹方的權利,所以多次更換養父,但最後無壹例外都是自己親手殺了養父,在中國留下了背信棄義的千古罵名,而日本的呂布卻很吃香,成了偶像級的存在。它相當於中國的“關”。
大家都很熟悉“人堆裏的呂布,壹匹馬上的赤兔”,三國中還有壹個這樣的排名:呂布、趙雲、典韋。呂布可謂是百年不遇的天才,但即使沒有人能打敗他,但和趙雲的忠肝義膽比起來也不值壹提,所以三國時期趙雲排名比呂布高壹點,呂布只能退居幕後。
三國誌打了無數仗,走投無路的時候就另謀高就,然後投靠別人。雖然可以說是很明智的行為,比如張遼在呂布徹底失敗後選擇歸順曹操,但也沒什麽好指指點點的。呂布的選擇不同。在養父人生巔峰的時候,他砍了自己的手,然後投靠了下壹個人,這簡直是大錯特錯。所以雖然是勇士,但還是被疑神疑鬼、畏虎養虎的曹操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