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不能超過三層。把溫度計放在雞蛋上,用被子把盒子蓋緊,使盒子裏的溫度保持在38-39度。最好每6-8小時翻壹次蛋,保持溫度均勻。當蛋孵化到19天時,將蛋頭朝上放置,用棉花包裹,每3小時給蛋降溫壹次,每次1-2分鐘,1-2天後出雛。
擴展數據:
雞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3 ~ 4周齡才發育完全。因此,做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養雞提高成活率的關鍵。雛雞的適宜溫度為30 ~ 32℃。
之後每隔5天降溫1 ~ 2℃。壹個月後,如果外界溫度在20℃以上,可以自然給溫,否則要保溫。溫度是否適宜,可以觀察小雞的形態表現:比如小雞擠成壹堆,不喜歡活動和進食,有時會發出“吱、吱”的叫聲,這是低溫的表現;
如果雛鳥耷拉著翅膀,張嘴呼吸,拍動翅膀搶水喝,時不時發出“啾啾,啾啾”的聲音,說明溫度過高,只有雛鳥分布均勻,正常活動和進食,羽毛光滑光亮,糞便排出後多呈條狀,睡眠時頭頸挺直安靜,說明溫度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