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投奔項羽後,向項羽提過壹些行軍策略,但都沒有被采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就轉投漢軍。
劉邦沒有重用韓信,只讓他充當掌管糧草的小官。韓信見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又跑了。
蕭何得知韓信逃走的消息,沒來得及報告劉邦。他跳上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蕭何向劉邦詳細介紹了韓信的情況。由於蕭何的推薦,劉邦建壇祭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當上將軍後,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建立漢朝功勛卓著。但劉邦做到了,就越來越懷疑韓信,讓呂後除掉韓信,怕他不信,又讓蕭何引誘韓信。最後,蕭何設計將韓信騙到宮中,呂後在長樂宮的鐘室將韓信殺死。
擴展數據:
蕭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93年),沛豐人,早年在秦沛縣做縣官,秦末協助劉邦起義。他在歷史上被稱為“小郭襄”。
蕭何安撫百姓,管理有序,源源不斷地向前線輸送足夠的工錢和壯丁,使百姓愛戴劉邦,解除了劉邦的後顧之憂,為他建立了堅實的後方根據地。
因為深受百姓愛戴,晚年被劉邦懷疑。蕭何為了打消劉邦的疑慮,故意貪汙,讓劉邦不再懷疑自己有政治野心,避免了被人指責的命運。
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第二年(193前)惠帝死,謚號“死於終”。
蕭何繼承秦制,增刪法律,創造了延續兩千年的政治制度,保證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
樹立了壹個清正廉潔,不浪費人民,不擾民,不急於求成的政府典範。
對古文典籍的保護,對文化的永恒,對韓立的官方宣傳,對文化的普及,及其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