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拜年正確時間應該是除夕零點以後。這個時候新年才真正開始互相祝賀,屬於零點之前的拜年。這個時候,不來拜年就有點敷衍了。
如果晚於正月初十,則屬於老年。此時,過年的喜慶氣氛已經褪去。早年和晚年都屬於救急或補救以免後悔的性質。民間有句諺語:“有心過年不晚。”
在古代,“拜年”壹詞的原意是給老人拜年,包括給老人磕頭,祝賀新年快樂,問候老人的生活。如遇同輩親友,也要敬禮祝賀。
新年問候通常從家裏開始。初壹早上,晚輩起床後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拜完後,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
向家中長輩拜年後,出門見面也要笑臉迎人,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語。鄰居,親戚和朋友也互相拜訪或邀請他們喝酒娛樂。
從前年臘月開始,可以說進入了2008年的節日。叫提前拜年拜年,也是壹年過完春節就去拜年。
壹般來說,人們從春節到農歷八月初七拜年,這根據當地的習俗而有所不同。
拜年的時候,有些人會順便送禮物,但是他們講究壹大堆禮物,送禮物要得體。給長輩、老師、師長拜年時,要適當帶壹些禮物。禮物不能太貴太豪華,也要“平易近人”。
捧壹束鮮花,送壹張精美的賀卡,已經成為都市現代人拜年的壹種浪漫溫馨的方式。新年禮物也要註意衛生。
比如別人給妳的蛋糕,壹般不要轉給別人,否則食物在“旅遊”過程中必然會腐爛變質;給老人或病人拜年,送的水果要有利於對方身體健康,以免造成浪費甚至誤會。
另外,也要註意節儉,比如自己給同學、愛人、同事做壹個漂亮的小禮物,既能表達真摯的友情,又能展示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