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大冶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民俗中,只有太公最為濃重和神聖。2016年正月十六,是大冶金山店鎮新樓村陳氏宗親收太公的日子。上午八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數百名陳氏後人加入到接收太公的龐大隊伍中。
這次遇見太公,已經48年了。換句話說,壹個人壹生中看到這樣的場景不會超過三次。
大冶“迎太公”民俗是壹種祖先崇拜文化,既是壹種民間信仰,也是壹種心理需求。“結太公”祖先崇拜文化的現代價值主要體現在崇拜價值、教化價值、凝聚價值等方面。
民俗來源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影響著壹代又壹代的人。
祭祀儀式是壹種對自然的崇拜,也是壹種祭祖儀式。《禮記》中說“禮有五經,無壹重於祭”。漢代鄭玄曾為此作過註解:“禮有五經,即吉禮、兇禮、客禮、軍禮、賈禮。”李稷,即禮,是五禮之首。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祭祀活動雖歷經朝代更替,或受外來文化沖擊,或銷聲匿跡,但時至今日依然鮮活。歷史洗滌後剩下的東西,壹定有它的意義和價值。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壹項基本內容和戰略任務。祭祀活動所承載的文化功能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發揮其“為中華民族構建共同精神家園”的積極作用。
“文化禮堂,精神家園”是禮堂文化的口號。湖北大冶“接太公”民俗是祭祀活動中的祖先崇拜文化現象。“接太公”儀式活動的現代價值和未來發展值得我們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