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和月食是自古就有的自然現象,世界古代文明中也有很多記載。在巴比倫和尼尼微的廢墟中,有六次古代日食的記錄,記錄在粘土器皿和破碎的石碑上。最早的壹次發生在公元前911年。
擴展數據:
日全食的影響
日全食時,光線穿過樹葉的縫隙,投下新月的影子。當日全食發生時,動物往往會準備睡覺或表現異常。日全食發生時,當地溫度通常會下降至少20度。當99%的太陽表面被覆蓋時,可以看到晨曦微明的現象。
日全食時,地平線周圍會出現壹條狹窄的光帶,因為觀測者並不是直接站在月球的陰影下,地球與月球之間有壹定的距離。在現代原子鐘出現之前,天文學家研究了古代的日食記錄,發現地球自轉的周期每世紀變慢0.05438+0秒。
日全食是人們認識太陽的絕佳機會。妳通常看到的太陽只是它的光球層,光球層之外的太陽大氣的兩個重要層次——色球層和日冕——都淹沒在光球層的明亮光輝中。色球層是太陽大氣中的中間層,在光球層之上約2000公裏厚;
在太陽之外,它被溫度極高(幾百萬攝氏度)但非常稀薄的等離子體所包圍,等離子體的範圍比太陽本身大幾倍。這被稱為日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