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614——683年3月24日),名禮,有貴人字。他是河東路江州龍門縣秀村(今山西省河津市秀村)人。唐朝初年,他是北魏河東王薛安度六世的孫子。
薛出生於河東薛家南祖。貞觀末年參軍,應征朝鮮,被唐太宗提拔。此後征戰數十年,打敗九姓鐵勒,投降朝鮮,打敗突厥,戰功卓著,留下了“好計止戰”、“三箭定天山”、“勇收遼東”、“仁政朝鮮”、“愛民如相州城”、“脫帽退敵萬人”等典故。到後,他厭倦了做瓜太守、魏右首、太學太守。
後人的紀念
薛墓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東北部,陰山與恒山交界處的平山埡口以北。墓地的痕跡已經沒有了,只剩下壹個石作坊,站在東邊。
石坊由三整塊石頭砌成,兩邊是方形石柱,每根石柱頂端雕有壹只石獅。廣場正面鐫刻“重修唐代名臣薛墓”,背面鐫刻“山東兗州濟寧府嘉祥縣,遊路,撫知縣王懷德,古典史學家劉,儒諭彭”。
訓導瞿、張、三十五歲(1607)的大明萬歷、六月初的嵇日立等。據當地人說,在什邡以西10米處有壹塊墓碑露在外面,後被掩埋。
這個廣場建於明朝萬歷三十五年(1579)。整個廣場由三整塊石頭組成。兩邊的石柱是方形的,每根柱子的頂端都雕刻著壹塊石頭。它橫跨兩個圓柱的前面,上面刻著“重建唐代著名大臣薛之墓”。背面寫著重建,人物,年齡。舊縣誌記載。但不知前人將此墓稱為薛墓,這還有待考證。1985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全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