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學中,農歷主要是指按照月相周期排列的歷法,以月亮繞地球壹周為壹月,即農歷正月作為確定歷月的依據,壹年為十二個歷月。在歷法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被用來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歷。農歷和陰歷是有區別的。傳統的夏歷(漢歷)其實是陰陽歷的壹種。
陽歷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周期制定的歷法。陽歷的公歷年大約等於回歸年,壹年12個月。這個“月”與農歷正月無關。根據陽歷的日期,可以清楚地看出壹年四季的冷暖。現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公歷是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現在我們可以根據萬年歷換算陰歷和陽歷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