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 65438+10月23日)朱元璋登基,建立元洪武。他仿《紀蘭》壹年二制,以元順帝二十八年同年閏七月,明洪武元年八月為閏七月。於是洪武成為明朝第壹個國號。
元十七年六月,朱元璋在徽州時,聽說元學士朱升很有學問。壹天,他微服來訪。據傳說,當進入村莊時,恰巧朱升的鄰居洪家建造了壹座房子,並把它放在橫梁上。朱元璋見屋梁下掛著壹副對聯:“縱宅喜迎黃道日,上梁迎紫星”,橫批為“紫光高照”。
朱元璋心想,今天不是黃道吉日,為什麽偏偏是梁呢?壹打聽,才知道是朱升定的日子,寫的對聯。朱元璋突然明白了,朱升知道我今天來訪,特意選了這壹天做了個橫梁,把我比作中國的明星,正是他要稱帝的目的。
朱升立即詢問他保衛國家的計劃,他談到了三個策略:築墻積糧,慢慢稱王。朱元璋仔細琢磨,深為其過人的學識所折服,全部采納。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對洪家大屋橫梁上的吉兆對聯印象深刻,於是將年號命名為“洪武”。
朱元璋的政治措施
1,社會福利
朱元璋時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福利最好的時期之壹。免費養老院(養老院)、免費醫院(漏園)、免費墓地(養老院)都出現了。朱元璋還試行“經濟適用房”政策,下令在南京進行試點,在郊區修建公房,安排無家可歸者居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免費福利公共住房。
2.約束商人
朱元璋為了貶低商人,規定農民可以穿絲、紗、綢、布。商人只能穿絲綢和布料做的衣服。商人會被限制考試和做官。
3.興修水利
朱元璋非常重視水利救災。他在登基之初就下令,地方官員要及時上報民眾提出的任何關於水利的建議,否則就要受到懲罰。到1395,開放了約40987個池塘,疏浚了約4162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