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吉日查詢 - 如何看待火葬後土葬?

如何看待火葬後土葬?

如何看待土葬和火葬?

火葬雖好,土葬在民間有幾千年的傳統,反封建迷信要循序漸進,不能壹刀切。

近日,江西各地都在推進“綠色殯葬改革”。根據某縣貼出的公告,殯葬改革“零點行動”要從18年9月0點開始實施。

具體要求是,不分身份和地域,葬禮100%火化,村民在8月31日前自願上交棺材,主動中獎。如果他們失敗了,他們將受到懲罰。

第壹,土葬有不合理的地方。

很多老人都說葬在土裏很安全,但現實中,即使是古代的君王,在選擇了“葬”之後,也沒有得到“安全”。相反,他們反正成了別人的“小白鼠”。

比如古埃及法老。

眾所周知,埃及法老等同於皇帝,生前地位顯赫,所以能夠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壯觀的金字塔作為自己的陵墓,希望死後多年後能夠重生。

當然,重生是不可能的。法老的屍體,也就是木乃伊,成為了現代考古的對象,被切割,被檢驗,被展出。如果法老知道這壹點,他們絕不會選擇睡在金字塔裏!

再比如秦始皇。

偉大的國王死後送來了無數的兵馬俑作為守護者,但可惜的是,這些兵馬俑在國王死後並不能保護他,反而成了展品。

就連秦始皇本人,雖然煞費苦心,據說也用水銀封閉了陵墓,但可想而知,當科技發展到壹定程度,秦始皇也難逃被拉出來研究的命運。

那麽,為什麽壹定要被埋葬呢?

第二,推行火葬是好事,利在當代,利在千秋,但不可輕率。

火葬應該比土葬好。

所以,從老壹輩革命家身上,可以看出火葬和土葬該如何選擇。無論對我們自己,還是對社會,火葬無疑比土葬好。

但有些農村老人轉變觀念比較慢,要耐心勸導,不能“懲罰”而不能“勸導”。畢竟幾千年的傳統對民眾的影響不是壹個通知就能改變的。

說到土葬和火葬,我肯定不會選擇土葬。不知道N年後我不想成為科研對象。我沒那麽高尚。

  • 上一篇:2020年農歷八月開篇吉日列表。黃歷吉日怎麽看?
  • 下一篇:壹個人撐傘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