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的春天開始了
2020年春季春假開始時間為:17:03:12(2020年2月4日)。
打春是立春的俗稱,是春回大地的節氣。
打春的習俗起源於皇宮。據說,在春天開始的這壹天,皇宮內外都應該把它視為壹個節日,應該隆重慶祝。早在立春的那壹天,就要打破站在宮殿前的泥塑春牛。史書記載“周公只作春始土牛。”那樣的話,歲月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壹樣古老。《京都風俗誌》壹書曾記載:宮前“莽神位於東,春牛位於西。”儀式結束後,“將士皆戰且焚,故稱‘打春’。”在當時,打破春牛意味著敦促老牛耕田,人們把春牛的碎片陸續帶回家,作為好運的象征。
這裏說的山神就是春神,掌管農事壹年,在《禮記》和《左傳》中都有記載。開春的這壹天,在老北京的廟會上,通常會出售春牛,牽牛的人在前面畫壹幅芒神。普通人,即使進了城,也會把春牛的照片請回家,這和春牛帶回家的片段是壹個意思。他們向自己祈禱春天的神和春天的牛會得到壹年豐收的祝福。
畫牛塗身,鞭炮齊鳴,扮成春官,跑到路前迎山神,打春牛。這個儀式歷史悠久。而且最早這壹切都是皇帝親自處理的,他要親自在宮裏面見莽神和春牛。最早皇帝要像模型壹樣親自犁,剪彩,做出象征性的造型。宋代《東京夢錄》中記載,莽神、春牛“從午門中門入,至甘清門、慈寧門進貢,內監各奏,禮畢皆退。”可以說是禮儀之邦。
後來這個傳統有了壹點改變,把莽神和春牛放在宮前,而不是郊區。這種變化在明代已有記載。但在北京,壹切儀式仍由朝廷委托的順天府儀組織完成,意為普天同慶,官民同樂。
立春“打春牛”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