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瓊瑤的小說《朱桓公主》中,漱芳齋是皇宮中兩位公主的住所。在更早的壹部小說《梅華三弄梅花烙》中,它也被稱為方福晉在宮中跳舞的庭院,稱為書芳齋。
事實上,從乾隆到清末,從未有壹位皇帝的“格格”在漱芳齋居住休息。只是同治年間,於貴妃住進了中華宮,但1924年,馮玉祥的革命又把於貴妃趕出去了。
所以《朱桓公主》中漱芳齋的燕子住處是藝術創作,不是漱芳齋的真正用途,這個地方不能給燕子住。當時拍戲的時候,舒芳齋第壹部是承德避暑山莊的禹巖樓拍的,第二部是在北京按照禹巖樓的樣子1: 1建造的。
擴展數據:
書芳齋是中國傳統宮廷建築的精華。位於故宮博物院中華宮東側,原為甘西五處之首,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
清朝乾隆皇帝即位後,將西二宮改為中華宮,於是改頭換面為書芳齋,並在中華宮修建戲臺作為宴請和演出的場所。目前,漱芳齋的建築和內部裝修狀況良好,是故宮博物院的貴賓接待處,供國家領導人和外國領導人參觀故宮時休息,是不允許遊客進入的封閉區域。
作為乾隆皇帝休息和舉行宴會的地方,乾隆年間,每年新鄭皇帝都要先去西苑禪福寺燒香,再去漱芳齋給大臣寫下祝福,以示祝福。萬壽節、升壽節、中元節、除夕等大節日和吉日。
他經常在後殿侍奉太後,看戲,並設宴款待王公大臣以示慶祝。還有,茶宴是清朝皇帝在中華宮和漱芳齋舉行的宴會。在宴會上,皇帝和大臣們都應該圍繞壹個主題寫詩。從皇帝開始,每個人都有壹首詩,合起來就是壹首完整的詩。
道光、鹹豐、同治等朝代仍有皇太後或貴妃在此用餐。宣彤退位後,同治皇帝於飛和童非曾住在漱芳齋的蘭芝室。在太妃生日那天,他們仍然在這裏演奏,直到溥儀被迫“那天離開皇宮”。
百度百科-漱芳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