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日是什麽意思?
甲子日是指中國幹支紀年中壹個周期的第壹天;
在中國古代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稱為“十天幹”,子、醜、陰、毛、辰、斯、武、衛、申、酉、戌、海稱為“十二地支”。兩者以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形成了紀年、歷、歷、歷的方法。
古代聖賢認為甲子是主枝的開始,是主枝的第壹次組合。同物之始,事之成立也。甲子之後還有乙醜和丙陰的組合,也就是說甲子出現之後,其他的陸續出現。因為“甲子”有如此特殊的含義,所以在擇日的研究中也運用了這壹思路。萬事開頭難,最好每天都用甲子。事情的開頭:上市做生意,蓋房子,等等。
甲子日怎麽算?
甲子是60甲子的第壹個開頭,所以以甲子開頭。天幹地支的生日計算很復雜。是古代相士在某壹天決定的,然後依次往下推。想知道生日,只能查萬年歷,和陰陽歷相比是萬年歷。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農歷幾月幾號,可以去查萬年歷。
甲子日的算法首先需要知道春節當天的支、支,還要知道那壹年每個月的支、支大小不壹樣,比如農歷是30天左右,小月是29天。
計算公式:
當前年度天數÷10的余數是每日工作。
當前年度天數的余數÷12是日分支。